登录

《力漕篇呈发运王司封宝臣》宋梅尧臣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梅尧臣

《力漕篇呈发运王司封宝臣》原文

兵外肢强,兵内体壮。

敛之尽归,岁以多饷。

东南舳舻,衔尾而上。

浮江浮淮,泝汴之湍。

汴湍不常,水衡不官。

惟虞溢毁,靡虞舟盘。

舟盘粮覆,粮孰为足。

大计之数,万百惟六。

帛币错货,三倍其谷。

曰主厥漕,王之荩臣。

日忧河涸,运借烦神。

以舫实土,约流束津。

百步之间,若牙与龈。

朝涨夕降,滞舸次鳞。

丞乞于朝,朝不即报。

下上经营,风并日曝。

其躬其勤,秉心有操。

士岂无禄,禄此则冒。

彼以荣佚,此以劬耗。

愿答其劬,锡命锡诰。

现代文赏析、翻译

《力漕篇呈发运王司封宝臣》

在古老的江南水乡,一场战火燃起,而力漕的责任就落在了这个看似纤弱的文人身上。他用笔触刻画着江南水乡的美丽与生机,同时揭示出战争背后人民无尽的辛酸与疲惫。诗人笔下的力漕篇,充满了坚韧与无畏,是对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兵外肢强,兵内体壮。”诗人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力漕的艰辛。这就像一个士兵,外表看似强壮,但内在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诗人借此比喻,表达了力漕的艰难与不易。

“敛之尽归,岁以多饷。”这是对力漕的艰难的进一步描绘。每年都需要将大量的物资运送至京城,这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力漕的重要性。

“东南舳舻,衔尾而上。”诗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船队在江河中前行的场景,仿佛是成群结队的鱼儿在水中游动。这一场景既展示了力漕的壮观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敬意。

“浮江浮淮,泝汴之湍。”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力漕的路线,从江河到汴河,充满了艰辛与挑战。这一段旅程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但诗人坚信人民能够克服这些困难。

“汴湍不常,水衡不官。”诗人以客观的视角描绘了汴河的缺点和不足,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坚持和努力。这表现出诗人的坚韧和不屈的精神。

“大计之数,万百惟六。”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力漕的巨大规模和复杂性,同时强调了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完成这项任务。

整首诗中,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力漕的艰辛和不易。他不仅表达了对人民的敬意和赞美,也展现了自己的坚韧和不屈的精神。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朝廷的支持和信任,相信朝廷能够给予人民足够的支持和帮助。

在现代文译文中,“兵外肢强,兵内体壮”这一句可以用“外在强大而内在坚强”来描述,形容一个人或者一项任务的外表威猛却隐藏着深厚力量。“敛之尽归,岁以多饷”意味着深藏的力量随着岁月的累积逐渐显露出来。“愿答其劬,锡命锡诰”表现出作者对于劳动者辛苦工作的深深感激以及对国家赋权的呼声。这所有的情绪融合在一起,让人在感慨古人艰难的同时也不由得敬佩起这些身肩重任、奋力拼搏的人来。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