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梅尧臣
苍山过秦梁,山尽见川陆。
下马古成都,访垄得乔木。
扫箨开奠席,陨泪湿俎肉。
当时相如归,徒自盛车毂。
不问有是为,事乃今古独。
还因问耆旧,亦莫遗隐卜。
荒祠古柏下,残月杜鹃哭。
凭君约史笔,书作西来目。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送范景仁学士归蜀焚黄》是梅尧臣的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范景仁学士是范仲淹的儿子,也是一位著名的文人。诗中通过描述他归蜀途中的景象,以及在成都古地的祭奠活动,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
首联“苍山过秦梁,山尽见川陆”描绘了归蜀的途中的景象,苍茫的山峦和宽广的原野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诗人借此描绘出归途的艰辛与壮美,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的深深祝福。
颔联“下马古成都,访垄得乔木”进一步描绘了古成都的景象,友人在这里找到了故人的墓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敬意。这一联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希望他在旅途中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颈联“扫箨开奠席,陨泪湿俎肉”描述了祭奠活动的场景,诗人用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祭奠的悲痛和敬意。这一联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逝者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希望他在祭奠活动中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随后几联是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当时相如归,徒自盛车毂。不问有是为,事乃今古独。”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独到见解,认为古人回归故里是毫无目的的追求纯粹的文化传承,这在今古都是十分难得的。同时,也表现了对逝者高尚品行的赞扬和尊敬。
最后两联“还因问耆旧,亦莫遗隐卜。”和“荒祠古柏下,残月杜鹃哭。”表达了对当地文化和历史的深深敬意。诗人希望友人能够通过询问当地老人和古柏下的祠堂来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希望友人能够记住杜鹃的哀鸣声,那是对逝者的怀念和敬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归蜀途中的景象和祭奠活动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对逝者的怀念。这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敬意的诗,值得细细品味。
希望这个回答您能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