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梅尧臣
将去洛南宰,日闻庭下松。
乱山归四隐,旧墅隔三峰。
狭谷车能入,春林雨易逢。
地多椒与漆,货必厚於农。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梅尧臣的这首送别诗,写得清新自然,富有情趣。首句点明送别之意,言友人要去的地方是离洛阳极远的洛南。而洛阳南门的“南”字,也可作“泛指”解,并不专指洛阳之南。这句里“将去”二字,还暗含有友人即将出任新职的意味。此诗第二句“日闻庭下松”,则对友人的新职作了进一步说明。这句是说,友人即将去到的地方,庭前有松树可以自娱,这对于他排遣宦海浮沉的苦闷,或许可以有所帮助。
三、四两句写友人新职所居之地山色的美好。友人要去的地方是隐士众多的洛南,山峰、别墅、山径、深谷等都可能藏于山中,不常去的人自然难得一见。但这两句中并没有具体写这些山景,而是一笔带过,而仅写游人所必经的“乱山归四隐”的景象。因为只有这“乱山归四隐”的景象,才足以说明洛南地势的高峻和山色的幽深。而友人所居别墅就隐于这“乱山归四隐”中。接下去“旧墅隔三峰”一句又改用想象之笔,补足了上文:友人所居别墅固然美好,可却离群峰三座,给人生出缭乱不便之感;同时也暗示出居者之闲远超脱尘世。而结尾“地多椒与漆,货必厚于农”二句便转写洛南的经济特点及其得天独厚的农业优势。以此结束送别诗,无疑正切题意而又富于情趣。
诗中的“椒”即花椒,原产于中国。古人说蜀(就是现在四川)椒、荆(即今湖北、湖南一带)漆是最有名气的。在诗歌中常常用以代表产地;这两句也是写离别的背景资料:离别的地点在洛阳之南,那里多椒、漆等土特产,而且农家的土产必定比别处更丰富。
这首送别诗写得富有情韵,清新可喜。它饶有情趣地介绍了友人去洛南就职的一些情况,表达了惜别之情。同时又通过送别这样一个典型情景的描写,为读者提供了观察生活的一个角度。由于诗歌表现了丰富多彩的客体,因而也就给读者留出了广泛的联想余地。此外此诗语含双关、平仄有致,可以说是体现宋诗艺术特征的上乘之作。
经过我这样一解释,你是不是对这首诗有更深入的理解呢?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