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梅尧臣
江西采铜山未竭,南越熬波海将结。
主人贪利不畏刑,白日持兵逾盗窃。
铜私铸器盐夺商,死共吏争蛇斗穴。
奸豪乘势倚蛮陬,劫掠聚徒成蚁垤。
今虽驱翦岭下平,尚恐根存更生孽。
因择健才通便民,付职与权将有设。
秋香亭上共为宾,却作主人殊少悦。
徂东走北十五年,只有山川看不别。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梅尧臣为好友施刍作送行诗。诗中写了冶铜业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和灾害,希望能依靠才能超众的人去改革弊政,同时也对南方少数民族也有些关切之情。全诗为朋友筹划前程,寓政务于友情的吟唱之中。此诗当别有感而作。诗开篇扣住送行的主题,指岀铜矿的开发利用已经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层深一层地表明冶铜业的整顿亟不可缓,语意新颖警拔。诗人继而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盗铸私铸器皿夺商的行为及其恶劣后果。冶铜与海盐合流,已经导致深重的社会危机。“奸豪乘势”一节,是全诗的核心部分。诗人以低回的笔调详细地描述了冶铜业中不法奸豪的罪恶及其与吏卒、蛇虫斗争的激烈场面。诗人对这些奸豪的痛恨和同情是交织在一起的,这里,诗人主要地是表现了他们的凶横和残酷。“今虽驱翦”四句,语意一转,由叙写实情拉回到送别的主题上。诗人叮嘱友人到任后要彻底铲除残余的奸豪势力,以免重燃战火。“秋香亭”二句,是写景记行,既见送行的时间和地点,又表现了诗人对朋友出使岭外、奔走于蛮烟瘴雨之间的关切和忧虑。最后以自已多年宦游各地作结,既有对友人的劝勉之情,也有自己难舍友情的深沉感慨。
这首诗写得委婉曲折,层层深入。诗人用典贴切自然,不着痕迹,亦能寓讥讽规劝之意。每段都有一定的铺垫渲染,既照顾到了诗的起承转合,也兼顾了诗的开阖波澜,低回结转,忽彼忽此,音节参差多变,因景生情不拘一律,具有浓郁的韵味和启发意义。
译文:
江西的山上开采出来的铜矿没有穷尽,南边的越地熬煮海波来结晶成铜霜。主人贪婪获利不怕刑罚,白天手握兵器逾越法度盗窃。私家冶铸器皿、抢夺商人贩卖海盐,死者和吏卒争夺、像蛇虫一样斗在穴里。奸雄豪强依仗蛮荒边远的地方作乱,劫掠百姓聚众成伙像蚂蚁堆土一样。现在虽然驱逐剪平岭下平定地方,但还恐怕根除不尽会再生孽障。因而选择有才能得民心的人去疏通便利百姓的政事,把官职交付给有才能得民心的人将会得到妥善安排。秋香亭上一起喝酒言欢,你到岭外去做官了,却要我做客人少了你的陪伴。你将要往东往北往南走动十五年,只有山川景色看不完没有别的变化。
以上是我的翻译和分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