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依韵答吴安勖太祝》宋梅尧臣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梅尧臣

《依韵答吴安勖太祝》原文

我於文字无一精,少学五言希李陵。

当时巨公特推许,便将格力追西京。

卞和无足定抱宝,乘骥走行天下老。

玉已累人马不逢,皇皇何之饥欲倒。

还思二十居洛阳,公侯接迹论文章。

文章自此日怪奇,每出一篇争诵之。

其锋虽锐我敢犯,新语能如夏侯湛。

于今穷困人已衰,不见悬金规吕览。

乃遭吾子求琢磋,珠玑获斗奈我何。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依韵答吴安勖太祝

梅尧臣

我于文字无一精,少学五言希李陵。 当时巨公特推许,便将格力追西京。 卞和无足定抱宝,乘骥走行天下老。 玉已累人马不逢,皇皇何之饥欲倒。

我生性疏懒,不喜言辞,吟咏文字不是我的专长。年轻时曾学五言诗,试图效法汉代诗人李陵。那时的大人物都特别推许我,让我以诗文风格追攀唐代诗人杜甫、王维。然而我也曾像卞和那样怀宝自珍,不被人识,即使像良马卞羲那样拥有美好的文采也未受到重用。怀才不遇让我心情焦急如饿虎捕食。我在洛阳居住了二十载,当世的王侯大多是文人的领袖。那时的文人、文风确实是神怪诡异的。只要一篇新诗出来,就有人争相诵读它。我也能在其诗文中“险阻要害,信有之矣。”也就是能在文字上用尖刻的话指责对方的过失和不对的地方,也就是说文学道德至上之时笔锋很锐利而且光彩耀眼,直到吓犯他人(正如后世南宋之方回为罗万湖严厉直书曾一时很“祸”,况且唐代人的价值标准在这方面的历史也更长久)却达不到的那样文学观是完全流露出君子议论风情样式的风格来。

如今却落魄贫困了,已经没有能引起大家关注了。虽然未能如吕不韦那样获得千两黄金那样的奖赏,但也已收获了许多晶莹的“明珠”。如今我得到你的指教和帮助,我又怎能辜负你对我的期望呢?这首诗主要抒发了自己中年以后虽遇伯乐而尚未能致用的苦闷及自叹之情。从全诗的风格看,应当属于律诗之列,主要在于表达情感细致而婉约有余,大抵不尚雄奇跌宕之语罢了。这或许正是诗人内心敏感而细腻的表现吧。 诗中的自我解嘲,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之情,令人慨叹不已。不过它还是通过夸张而得俏皮可爱之致!也可想象诗人个头又瘦又矮但落魄中并不灰心的坚韧劲气了。同时诗句语言雅丽,清婉自然 ,应是其返璞归真而趋向自然的表现了!这在他自己曾提倡的“平淡”中也算是别具一格的。

以上就是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