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其十五织妇》宋梅尧臣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梅尧臣

《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其十五织妇》原文

织妇手不停,心与日月速。

常忧里胥来,不待鸡黍熟。

但言督县官,立要断机轴。

谁知公侯家,赐帛堆满屋。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蚕妇的艰辛与坚韧。梅尧臣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织妇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们深切感受到她们在封建社会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

“织妇手不停,心与日月速。”这两句诗描绘了织妇的辛勤劳动,她们的手不停止地编织,而心灵则如同追赶日月的神仙,快速地应对着生活的挑战。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织妇的心灵状态形象地展现出来,同时也表达了她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常忧里胥来,不待鸡黍熟。”这两句诗进一步描述了织妇的日常生活,她们常常担忧里胥(乡官)的到来,这使得她们无法安心地等待鸡黍成熟。里胥是古代乡村的官吏,他们的出现常常会带来各种繁琐的事情,织妇们不得不时刻保持警惕,以免被打扰。这里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织妇们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她们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但言督县官,立要断机轴。”织妇们诉说着对督县官的怨言,他们立即使出断绝机杼的决心。这里表达了织妇们对封建官僚的不满和反抗精神,她们不畏强权,敢于表达自己的诉求。

“谁知公侯家,赐帛堆满屋。”最后两句诗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阶级差异和贫富差距。尽管织妇们面临种种困境,但公侯之家却能够得到大量的赐帛,满屋都是。这种鲜明的对比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残酷现实,也表达了诗人对弱者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蚕妇形象的刻画和日常生活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不公和织妇们的艰辛生活。梅尧臣以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他的诗歌朴实自然,充满人文关怀,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下面是我根据这首诗翻译的现代文:

手不停止,眼不空闲,这是每一个织妇的真实写照。她们的心比日月还快,那是因为生活的压迫迫使她们快速应对各种变化。然而,她们心中充满了担忧——那怕有里胥来巡视,不得不中断所有与家人的欢乐时光。在忙碌与困扰之间,鸡黍的味道可能都无法准确把握。

不过即使在这种状况下,县官们的责难也让她们坚决立下断机的决定。谁能理解公侯家的享受却把贫弱的我们放在心头上?那里满是蚕丝被的墙壁与白亮亮绸缎作铺垫的地方差距如天地之大也不过如此。谁来公正评理这些不成比例的生活状况?织妇们的生活充满了无奈和抗争,但也透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