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以近诗贽尚书晏相公忽有酬赠之什称久甚过不》宋梅尧臣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梅尧臣

《以近诗贽尚书晏相公忽有酬赠之什称久甚过不》原文

尝记论诗语,辞卑名亦沦。

宁从陶令野,不取孟郊新。

琢砾难希宝,嘘枯强费春。

今将风什付,可与二南陈。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这首诗是梅尧臣向尚书晏殊献诗,表达对晏殊的敬仰之情。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理解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陶渊明和孟郊诗风的看法。

首联“尝记论诗语,辞卑名亦沦”,意思是“我曾经记住论诗的话语,用词谦卑名声也不足”。这一联表明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敬重,强调诗歌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他记住了许多有关诗歌的理论和观点,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创作,即使地位低下也不会轻易忘记。

颔联“宁从陶令野,不取孟郊新”,诗人选择与陶渊明风格相似而不是选择与孟郊诗风相类似。这句的意思是宁愿与陶渊明的纯真质朴的风格在一起,也不要模仿孟郊诗中雄健有力的风格。这说明诗人崇尚自然的田园诗歌,体现了他在创作上注重朴实自然的审美观。

颈联“琢砾难希宝,嘘枯强费春”,意味着磨砺细砾变成美玉绝非容易能够变成宝贵的宝石;而在一片荒凉处鼓嘘嘘,苍白细弱的萎芽生命力也无望倔强于万物初生的春力而占上风,蕴含了在打磨追求过程中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

尾联“今将风什付,可与二南陈”,诗人表示要将自己的诗作交给晏殊,希望得到他的赞赏和指导。这里诗人以二南陈比喻晏殊,表达了对晏殊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理解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陶渊明和孟郊诗风的看法。诗人认为诗歌应该注重自然、朴实、清新、自然,而不是追求华丽、夸张、矫情。同时,他也强调了在创作过程中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这些观点对于现代诗歌创作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希望这个答案能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