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送王岩夫秘校通判滑州》宋梅尧臣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梅尧臣

《送王岩夫秘校通判滑州》原文

昔闻信都侯,尝作画舫斋。

空户两向辟,樽席长对排。

左顾树若岸,右盼堵成崖。

既无风波虞,但与物景谐。

一从信都去,来者趣意乖。

屋室改库厩,花木为薪柴。

君当访甚迹,更葺安旧牌。

记石傥尚在,尘土加洗揩。

然後酿井泉,吟醉前人偕。

寄言灵河守,高此别乘怀。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此诗题中的王岩夫,是当时的“梅溪体”诗人中的一员。“古人的才力表现于咏史和律诗。关于这两方面,在通判和以后的事情里我们会常常体会到。此处于此着重所见的方面。《孟子.离娄下》:“诗人怨幽阔以讥讽也。”“书十篇不达,不如舍。”王氏此诗,正是“怨幽阔以讥讽”的。

“昔闻”两句,点明王氏曾作画舫斋。信都侯,指魏博判官王某,曾任信都太守。“画舫斋”是王氏的书斋名,与《滑州通判任上献旧画舫》诗中“忆作画舫人”句可互相印证。“空户”两句,写王氏改屋为库,自无安放画舫之地。“樽席长对排”,说明原屋的宽敞。“左顾”四句,写王氏所捐画舫之美。“左顾”句即如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之类描绘江水汇入大海。

接着自是当时乘舟游乐的风光,诗人让读者由他语而见画舫出没清河,惊湍骇浪不能泛其舟了。“一从”四句写滑州幽美和曾经情况相对比,且有不复为从前之所的气势。诗末大意是这是接管新的任地去吧。你要到此地凭吊史迹(例如述怀诗句里有“再赋城头筑旧基”、“风涛崩岸谁力功”、“群胡典郡忝汉郎”、“月从禁钟城色寒”、“馆邻雪压古城隅”诸句可证)以后还可以按上述旧牌重新布置居住场所(也许尚存一部分,更在有新的了),如果老石旧迹尚在的话则用清水洗刷尘土保存好,然后用它来做砺石就好了(或说磨刀石),而且从此又要自己来治理这一府州县的人事了,古人的喝酒吟诗当然就不能再与前人相比了。最后又提到要象灵河一样有“灵心妙思”的守河吏来治理滑州这一富庶的地方,自己也应该有所辞别了。

这实际上是一首滑州胜景已逝的凭吊诗,虽然他字面上写的是将移交而离去,与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很相似,但以今人的眼光看来这并非单纯的政治上被贬谪的因素。因此内容上是“婉而多讽”。此诗最出色的地方是他的描写出王氏此时的心境和对画舫斋(画舫)以及幽美景象(此中的情景以后绝不能再现了)的深切怀念,是篇杰作。

以下将试译如下:

“以前就听说你的前任是个好官儿,在那儿建了个画舫斋以书室为主。在那空旷的大房子两头儿开了门儿,像接待贵客似的摆设得整整齐齐。左边的墙外树儿像岸一样多,右边的墙外一堵堵土崖连成排。既然现在这儿没有风浪的危险了,那就该让它与周围的景致更协调。自从你来了这儿以后啊,这儿的景色就再也没有那么幽美了。原来的书斋变成了马棚和仓库,花木儿变成了烧柴。你该到这儿来走走啊,看看还能不能寻到一点遗迹;如果可能的话再修整一下屋子,恢复原来的样子吧!如果老石还在的话,就把它洗干净了留着做个磨刀石。然后再到井里汲取泉水来酿酒吧!记得我们曾经一同喝醉了在这里吟诗作对的啊。”

这个翻译只能算是个大致的梗概而已。全诗文词典雅洗炼,直中见曲的情思深挚感人而译文不可能完全表达其妙处。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