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送谢师直秘丞通判莫州兼寄张和叔》宋梅尧臣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梅尧臣

《送谢师直秘丞通判莫州兼寄张和叔》原文

河湟宿兵地,劲勇天下闻。

侵疆古甚炽,薄伐诗所云。

往今势且异,利害理颇分。

远以塘设险,遂轻甲屯云。

昔传尝胆国,能破怒蛙军。

越虽隔大江,吴遭若枯焚。

实由持阻懈,抉目悲伍员。

夫子负美才,议论高不群。

况有令兄弟,今亦贰河汾。

助守戒不虞,慎勿倚和獯。

张侯为刺史,大族独此君。

法明而不苛,可共饰以文。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梅尧臣为友人谢师直送行而作。谢师直当时被调任莫州通判,兼寄给远在边疆的张和叔。河湟地区是古时屯兵之地,张和叔镇守的莫州也在其范围之内,送别友人张和叔远赴边地任官,怀念往昔情愫里带着友情的殷殷期盼和拳拳的告诫,统而观之,送别的诗歌多是慰友人行、添彼此情。边塞、雄武的气度、“险阻、亭障、锁虏墙”的报国壮志,构成了这首诗雄浑豪放的基调。

首联以河湟宿兵地起兴,赞其地形势之险要,勇猛精良的士卒,可以与河湟雄武的气度相辅相成。颔联由河湟的形势联想到古时出兵伐敌的典故,指出古时诗人所写的戍边诗,与今之用兵大有不同。颈联由古及今,指出谢师直赴任莫州利害得失的种种原因。尾联则以期望勉励之辞收束全篇。

梅尧臣在送别诗中多有对友人的称赞与勉励,而此诗所特别强调的是友人必须要有谢师直这样负有美才的人来率领文武百官;既要防备敌人进攻,又要抵御敌人从内部发动叛乱;作为一州长官必须特别谨慎,勿恃塘设险、甲屯云和文饰之政,要警惕敌人从内部发动叛乱。同时要关心部下将士的生活疾苦,要使将士有归依之心。

现代文译文如下:

河湟地区是驻军之地,勇猛善战的士卒天下闻名。侵占边疆自古以来就很厉害,用兵打仗就像诗中写的那样。现在去和未来情况可能不同,有利的和有害的道理也有很大差别。过去沿塘设置险要,因此轻视驻军的重要性。过去有越王勾践凭着会稽一战灭吴的故事,能够战胜像青蛙一样的军队。虽然张和叔你离我们很远像隔着大江一样,但吴国如果遭遇枯水季节也会被烧光。这实际上是因为敌人内部有阻力而松懈了防备,结果吴国的伍子胥被挖目沉江而死。你谢师直拥有美好的才华,议论高超出众与众不同。你又有品行端正的兄弟,现在也在边境上任职。你要牢记这个嘱咐,小心应对可能出现的不测事件。如果张和叔做了刺史的话,恐怕像我们这样的大家族就唯有你谢师直才能胜任此职了。你可以实行仁政而不要过分苛刻,可以和当地人民搞好关系,大家可以共同修饰边疆景象使之美好富饶。

这首诗洋溢着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期许与殷殷祝福之情。友情的热烈赞颂与关怀中兼含规箴之意、抚慰之情和希望之忱于一诗之中而并不显得矛盾与突兀,相反倒能浑然天成。这种不露痕迹的艺术效果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十分难得的。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