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梅尧臣
秦爱商於地,信美洛水南。
银铅与丹砂,凿金民争贪。
蜀客善制锦,当先务桑蚕。
衣老以及少,使煦如春酣。
摘蔬有笋蕨,钓庖有岩潭。
颇同故乡味,将喜获所谙。
宋诗里的精致和平实
折花披藻晚来烟,瘦马羁禽有惘然。 贪说嘉声令不远,添钱鬻吏拟相迁。 物随邵农回盛处,蚕于楚客许游田。 千车暮遂金辉昈,投牍无人吠亦鲜。 漫然封候忌生事,绮言余地绮来深。 谋艰粃黍费终岁,夜古鹊树镇秋阴。 忍酸谁似豳诗好,挽弱如畦黍米寻。 目断矣哉霜中叶,橐金暮洛正泠泠。 河之润兮瀯溪曲,厖之风兮背洛阳。 鲂鲢拾鳞夜泊水,取枣饶火戍人粮。 桐君药录曾采得,玉女祠边旋买香。 家甥寺丞知洛南,相望秋水白连天。 川云漠漠雨疏疏,一舸归来定及烟。 政似农功候岁晚,思如春酒劝宾贤。 行逢佳处须回首,恨我无钱与马钱。
这首诗是送别诗,写的是诗人送别家挣寺丞,他要去的地方是洛阳的洛南。首联写路途的荒凉景象,颔联表达了诗人对家挣寺丞的赞美之情,颈联是对家挣寺丞去洛南的描绘和祝愿,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家挣寺丞的祝福和期盼。整首诗语言平实,但用词精妙,意象丰富,展现了梅尧臣的宋诗特色。
“秦爱商於地,信美洛水南。”诗人以秦国的商於之地和洛水南岸的美景起笔,描绘了洛南的自然风光。然而,这里并不是普通的山水之美,“银铅与丹砂,凿金民争贪。”金银和朱砂这些贵重矿产引来了贪婪的开采者。“蜀客善制锦,当先务桑蚕。”勤劳的蜀客擅长制锦,这里的农业发展也是相当发达,“蚕于楚客许游田。”这也描绘出了农村田园的生活画面,“衣老以及少,使煦如春酣。”是对美好农村生活的期待和祝福,“摘蔬有笋蕨,钓庖有岩潭。”生活的小细节也被诗人描绘的津津有味,“将喜获所谙”又增加了友情的亲近感。整首诗洋溢着温润和真诚的情怀。
尾联诗人寄予了家挣寺丞深深的祝福,“千车暮遂金辉昈”指金矿收获丰富,“投牍无人吠亦鲜”没有贪官污吏骚扰。尽管有些地方难免需要费心费力,“谋艰粃黍费终岁”,但在那里也会有朴实的收获和甜美的期待。当然这些艰难是生活的常态,不可逃避,只是梅尧臣对此充满了无奈,“乱世人言虽已远”,“乱世”意味着乱局不断、世风日下,“虽已远”是指策之有效距离很远。“简书勤到归去好”虽然频繁地去到管理所听些烦琐之事很麻烦,但终归还是好地方,诗人劝说家挣寺丞“去好”,表达了不舍之情。“晚来烟”和“白连天”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行逢佳处须回首”是对友人的鼓励和期盼,“恨我无钱与马钱”诗人满是依依惜别之情却依然尽显洒脱。“读完诗意我为诗中的友好感情打动的同时又深深的沉浸在这种浓郁的自然感情中不能自拔”整首诗淳朴真诚充满乡情且读之感人这也是宋诗的特色所在。“遣词用语富于变化和生色警策”是其特点也是对这首诗的评价和赞美。
总体来说,《送家挣寺丞知洛南》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梅尧臣在其中表现出了他的平实、真诚、自然和淳朴的情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宋诗的特色,也表达了梅尧臣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