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魏了翁
射洪官酒元曾醉。
又六十八年重至。
长江驿畔水如蓝,也应似、向人重翠。
人生岂必高官贵。
愿长对、诗书习气。
陶家髻子作宾筵,有如个、嘉宾也未。
玉楼春·射洪官酒元曾醉
射洪官酒元曾醉。又六十八年重至。长江驿畔水如蓝,也应似、向人重翠。
人生岂必高官贵。愿长对、诗书习气。陶家髻子作宾筵,有如个、嘉宾也未。
译文:
射洪人酿的酒,我曾经醉饮过,六十八年后又重游到此地。长江驿边江水如蓝,也应该向我一样,向人展示它碧波荡漾的动人风姿。
人生在世,难道非得追求高官与显贵?只希望长久地面对诗书习惯的氛围。陶渊明的家中发髻女子作宾客的筵席,有这样的人作主人,有这样的宾客,这样的筵席,难道不是一位嘉宾吗?
赏析:
此词是魏了翁重游故地有感而作。词中描述他重游四川射洪县时见到曾使他陶醉的县署官酒而引发的往事如梦心情感慨。“射洪官酒”是魏了翁十分喜爱的“诗酒”伙伴,时隔六十八年故地重游仍喜庆旧事犹存。“元曾醉”的“元”即“原来”,“醉”即沉醉,曾被官酒陶醉的意思;“重至”则表现出他岁月的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魏了翁重游故地,路过长江边,驿馆外江水清亮如蓝草一般,依然向人展示着它碧波荡漾的动人风姿。这二句写景描绘了江边驿馆外的大江美景,并借江水永恒、人生易老的自然现象暗示岁月蹉跎和人事变迁之感慨。“人生”三句直承上二句而来,面对如梦人生,作者的人生追求并非荣华富贵、高官厚禄,而是醉心诗书、墨客风雅。“陶家”二句则以陶渊明的家宴宾客的雅事收住全篇,抒发了自己的情感。此词笔调轻松,意境淡雅,表现了作者从容不迫的风度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