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和李校书沐川三绝》宋魏了翁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魏了翁

《和李校书沐川三绝》原文

玉节行边春正浓,边头壮士簸旗红。

何当平贼携诸吏,径上高寒翦翦风。

现代文赏析、翻译

下面是按照您的要求所作的赏析:

和李校书沐川三绝

魏了翁的诗笔犀利、思想独到,总是令人有振聋发馈之感。诗人在春风得意的时期来到沐川,途中感叹军队壮士如虎添翼的风华,何尝不令人慨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片炽热的赤子之心实乃时代的硕果!首句描述大军犹如镶玉的节杖出行边陲,“行边春正浓”简明表达了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同时军中绿柳成荫,生机盎然,更是给军队壮士锦上添花。第二句描述“边头壮士簸旗红”,猛然间看到壮士扬起如火般的旗帜,一片激情与壮志在春光中腾飞。此句“边头”二字为下文的想象铺设台阶,平乱之心和报国之情喷薄而出。诗人此时正值春风得意之时,目睹壮士扬旗,心中不禁豪情万丈。然而诗人并没有沉迷于个人的情感之中,而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宏大的主题——平乱安民。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美好的期盼。“何当平贼携诸吏,径上高寒翦翦风。”诗人期盼有朝一日能与诸吏共平贼寇,直上天高气寒的巅峰,迎接那凛冽而充满胜利之风的春风。诗人用高寒、剪剪等字眼,表达出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未来的信心。

整首诗以春为背景,描绘了军队壮士出征的场景,又以春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平乱安民的期盼和信心。诗中不仅有视觉、嗅觉等多角度的描写,同时融会贯通,表现出了作者良好的诗文功力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每一句都充分表达出作者内心饱满的情绪和对祖国安危的热切关心,亦显现出其诚挚、公正的人格风范。魏了翁以这篇《和李校书沐川三绝》,赞扬沐川之事,心怀忠良,极具正直,格调也之高绝,诗人素有人人称赞、瞩目高仕的美名!我想他也就是在说一位特殊地方士人和自己得意人生的外拓边界交合裂变的机会。(喜欢这件事也是如此安静又不似人生的毫无想法)(兴去说。)

诗中所提到的“平贼”一事是对地方稳定的大事大举,“携诸吏”等更是一番汇聚各方人才齐心协力的风发场景。“高寒”“剪剪风”一往无前也凸显出主人的昂扬锐气。结合当时的时局和历史背景来解读的话更有深思的意义了。这也是此诗“正浓”“风”字的神韵所由来。“何当”这一句读来荡气回肠的是一种无可奈何却又期待万分的心情,就像一颗顽强的种子破土而出那样必然又艰难。“沐川”既是地点又是政治气候的象征于此可鉴人生真谛。“人生易老天难老”,任它世事百态我也会深情执著一路唱吟。那欢歌笑语渐行渐远的倩影就在尽头渐渐凝结于一点我便相信新的路程会准时莅临而且亦别有一番天地!因此要细细解读当下任何一种氛围下的个中味道是多么不容易啊!细看官宦之后马不停蹄带来的安定并非什么稀罕物事!“剪剪风”便是“风”味十足了!“风”又何尝不是人生百味呢?“高寒”“剪剪风”则是对人生道路的肯定与期许。

总的来说,《和李校书沐川三绝》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篇,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心和期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个人风采和人格魅力。诗中不仅有对战争和政治的描写,也有对人生道路和自我成长的思考,是一首内涵丰富、情感饱满的佳作。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