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梅尧臣
君将会稽去,旧迹可以嬉。
予因状其美,赠子临路岐。
子不以为乐,但愿有以规。
噫吾岂无说,畏子未及裨。
既求不语子,吾曷忍子欺。
前年子渡淮,夜泊洪泽湄。
有鬼称使者,来告风波期。
子时再拜谢,乃被邻船嗤。
逡巡鬼复至,复附船家儿。
怒彼慢嗤士,明当使惊危。
船儿傍舷回,走若一足夔。
翌日各解舟,出浦风动旗。
子独乘安流,彼受横浪吹。
此事非子传,焉得他人知。
昨逢令弟蕴,备述果不疑。
越俗素重鬼,慎勿启其私。
子口有仁义,子腹有书诗。
子尝谈王道,怪语固未宜。
近闻苏才翁,问子辟者谁。
得非外戚侯,子怒已竖眉。
今我傥得罪,甘与苏同之。
以下是我为您生成的赏析:
这首诗是梅尧臣为好友杨明叔送别时所作,杨明叔将前往偏远的会稽任职,诗人通过描述会稽的美景来为友人壮行,同时也对友人提出了希望和规劝。
首联“君将会稽去,旧迹可以嬉”,诗人用轻松的笔调描绘友人即将离开京城前往偏远的会稽,描述那里的景象可以供友人游玩。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期待。
“予因状其美,赠子临路岐”一句,诗人描绘了会稽的美景,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鼓励。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充分利用这些美好的景象,以此激发自己的热情和才智,实现自己的抱负。
随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和规劝。“子不以为乐,但愿有以规”,诗人希望友人能够珍惜自己的前程和未来,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影响自己的发展。“噫吾岂无说,畏子未及裨”,诗人担心友人可能会受到一些小人的欺骗和蒙蔽,因此提醒友人要谨慎行事,不要轻易相信他人。
在送别过程中,诗人还回忆了友人曾经经历的一些事情,如“前年子渡淮,夜泊洪泽湄”,以及一些灵异事件,如“有鬼称使者,来告风波期”。这些回忆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不舍,也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和趣味性。
最后,诗人对友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近闻苏才翁,问子辟者谁。得非外戚侯,子怒已竖眉。”诗人希望友人能够保持自己的尊严和原则,不要因为一些小人的挑拨而轻易发怒或改变自己的立场。
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关心和期望,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