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忆九华》唐罗隐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罗隐

《忆九华》原文

九华巉崒荫柴扉,长忆前时此息机。

黄菊倚风村酒熟,绿蒲低雨钓鱼归。

干戈已是三年别,尘土那堪万事违。

回首佳期恨多少,夜阑霜露又沾衣。

现代文赏析、翻译

《忆九华》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一首描绘九华山的诗。诗中表达了对九华山的深深怀念,同时也寓含了对当时社会动荡、离别友人的感慨。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的前两句“九华巉崒荫柴扉,长忆前时此息机”描绘了九华山的高峻,如荫柴扉,给人一种静谧、远离尘世的感觉。这里,“长忆”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在九华山的生活的怀念,暗示出诗人对当时动荡社会的不满和渴望归隐的心境。

接着,“黄菊倚风村酒熟,绿蒲低雨钓鱼归”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九华山的生活场景,风吹黄菊,雨后绿蒲,渔人归来,展现出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描绘,表达了对淳朴自然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干戈已是三年别,尘土那堪万事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带来的分离的痛苦和对社会动荡的无奈。这里的“干戈”象征着战争,“万事违”则暗示了社会的混乱和人们的苦难。

最后,“回首佳期恨多少,夜阑霜露又沾衣”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寓含了对离别友人的深深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九华山的美景和表达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社会的反思。尽管诗中有着深深的思乡和离别之痛,但也反映了诗人坚韧不屈、热爱生活的精神。在鉴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个人的经历,这样才能更全面地解读这首诗的深层含义。

译文:

在九华山的高峻山峦下,柴门被浓密的林木所遮掩。我总是深深怀念着在那里的时光,那里让我远离尘世纷争。金黄色的菊花在风中摇曳,村酒熟了,我邀请友人一同品尝。绿色的蒲草在雨后低垂,友人归来,他在此处钓鱼。

然而,战乱让我们已经分别三年,尘土飞扬中所有的事情都变得艰难。回首过去的欢乐时光,心中的遗憾无法言说。夜深了,我感到霜露侵身,心中的哀伤再次袭来,不禁让人颤抖。整首诗透露出深深的乡愁和对生活的无奈。

诗人以九华山为背景,表达了他对过去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然而,社会动荡的现实让他无法回归田园,只能独自面对离别和思念的痛苦。尽管如此,诗人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这种坚韧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