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秦观
桃李用事辰,鲜明夺云绮。
繁华一朝去,默默惭杞梓。
时徂鹰化鸠,地迁橘为枳。
独有羡门生,後天犹不死。
《春日杂兴十首·其一》现代文赏析:
这首咏物诗以春日物候变迁为引,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哲学思考。诗人通过三组意象的对比,构建起一个关于永恒与短暂的深刻命题。
首联"桃李用事辰,鲜明夺云绮"以浓墨重彩描绘春日的绚烂,桃李争艳的盛况甚至让云霞都黯然失色。这里"夺"字用得极为精妙,既写出春花之艳,又暗含其张扬之态。
颔联"繁华一朝去,默默惭杞梓"笔锋陡转,揭示繁华的短暂本质。当春日消逝,曾经耀眼的桃李在常青的杞梓面前显得黯然失色。"惭"字赋予草木以人性,暗示着生命价值的重估。
颈联"时徂鹰化鸠,地迁橘为枳"运用典故深化主题。《礼记》中"鹰化为鸠"喻示时令变迁,《晏子春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暗喻环境对本质的影响。诗人借此表达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尾联"独有羡门生,后天犹不死"笔意升华,引入道家"羡门"典故,在无常中寻觅永恒。这里的"后天"既指超越自然规律,又暗含对精神不朽的追求,使全诗在哲理层面获得提升。
全诗以春日物候起兴,经自然规律感悟,终至生命哲思,体现了诗人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深厚学养。诗中"夺"、"惭"等字的锤炼,"鹰化鸠"、"橘为枳"等典故的化用,都显示出诗人精湛的艺术功力。在看似平淡的咏物背后,蕴含着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