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漫郎》宋秦观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秦观

《漫郎》原文

元公机鉴天所高,中兴诸彦非其曹。

自呼漫郎示真率,日与聱叟为嬉遨。

是时胡星殒未久,关辅扰扰犹弓刀。

百里不闻易五羖,三士空传杀二桃。

心知不得载行事,俛首刻意追风骚。

字偕华星章对月,漏泄元气烦挥毫。

猗玕春深茂花竹,九疑日暮吟哀猱。

红颜白骨付清醥,一官於我真鸿毛。

乃知达人妙如水,浊清显晦惟所遭。

无时有禄亦可隐,何必龛岩远遁逃。

现代文赏析、翻译

《漫郎》现代文译文:

元公的睿智如天高远, 中兴群贤难与他比肩。 自称"漫郎"显真性情, 日日与老聃遨游云间。

那时战火余烬未冷, 边关仍闻刀弓相争。 百里难换五羊皮, 三士争桃成虚名。

明知壮志难施展, 俯首专注写诗篇。 字字如星章对月, 倾泻元气费笔砚。

猗玕春深花竹茂, 九疑日暮猿声愁。 红颜终成白骨朽, 一官于我轻鸿毛。

方知达人心如水, 浊清显晦随境迁。 有禄在身亦可隐, 何须深山远遁逃。

赏析:

这首七言古诗展现了诗人对仕途的深刻思考与超脱态度。诗人以"漫郎"自况,通过多重意象表达了对功名的淡泊。

艺术手法上,诗歌运用了对比手法("元公机鉴"与"中兴诸彦")、典故隐喻("五羖""二桃")、自然意象("华星""猗玕春深")等,形成丰富的意境层次。特别是"字偕华星章对月"的比喻,将诗文创作与自然永恒之美相联系。

情感表达上,从开篇对元公的赞颂,到中间对时局的隐忧,再到"红颜白骨"的慨叹,最终升华至"达人妙如水"的悟道境界,情感脉络清晰而深刻。"一官於我真鸿毛"的宣言,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超越态度。

思想内涵上,诗歌提出了"无时有禄亦可隐"的处世哲学,强调真正的隐逸在于心境而非形迹,这与传统隐逸诗相比更具辩证性。末句"何必龛岩远遁逃"的反问,体现了宋代文人"大隐隐于市"的新型隐逸观。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