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以诗代书荅元丹丘》唐李白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李白

《以诗代书荅元丹丘》原文

青鸟海上来,今朝发何处。

口衔云锦字,与我忽飞去。

鸟去凌紫烟,书留绮窗前。

开缄方一笑,乃是故人传。

故人深相勖,忆我劳心曲。

离居在咸阳,三见秦草绿。

置书双袂间,引领不暂闲。

长望杳难见,浮云横远山。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以诗代书答元丹丘》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作。此诗写李白收到元丹丘的诗后以诗回酬,表达了李白对元丹丘的深情厚谊,抒发了自己思念故人的情怀。

首联“青鸟海上来,今朝发何处。口衔云锦字,与我忽飞去”,写元丹丘的信使来了,李白很惊奇,问他从哪里来?信使答道,我从海上来。今朝从哪里发出信来?李白问着,却已明白青鸟使者口中所衔的“云锦字”原来是元丹丘的书信了。

中间两联“鸟去凌紫烟,书留绮窗前。开缄方一笑,乃是故人传。”说的是青鸟使疾飞直上,精神抖擞地凌云而去了;打开元丹丘的书信一看,写得既有深情厚谊,又是那样的纡徐曲折,看着看着不由得笑了。原来青天碧云,在对我舒展眉颜;双袂间的书信,把我的心情紧牵。句中的“忽”“方”“曲”三个虚词,字面上都是曲笔写来,是为了不使对方太难堪。实际则是李白的诗中别有意味。李白自己在长安不得意,往往飘泊远去。这时收到故人的思念与关切,真使他衷心感动。所以这诗在平实的叙述中又蕴藏着深厚的情谊。

尾联“故人深相勖,忆我劳心曲。离居在咸阳,三见秦草绿。”说的是元丹丘在信中向李白表示互相勉励,双方的怀念之情是不用说的。李白在咸阳而想及丹丘,正如他在长安而想到山东友人一样。这种互相的怀念,是从过去多次分离的经验中积累起来的。因此每当想起对方的情意时,就觉得有一股深深的眷恋从心底涌起。此时此地更觉得怅惘的往事一幕幕展现在眼前,心中只有感伤却不知该怎样去排遣。这里的“曲”不仅是对元丹丘的书信的一种特殊理解(李白常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他的友谊),也是刻画这怅惘情绪的一个动人的细节。李白怀着这样的心情又一次放纵想象,向着远在渭北而居在咸阳的元丹丘飞驰而去了。“三见秦草绿”说的是第三次看到秦地的草已经是绿了。《三辅黄图》:“汉人苑囿有五,长安御苑(长乐)、未央、宜春、乐游。”从这个含意看,“三见秦草绿”,概括出长安不少场景。“以诗代书”体实际上具有他题诗句中的象征性和可写性两种含意和美学特点的不可轻易限量之力而潇洒韵趣舒缓。

总之这首诗既写了李白与元丹丘的手札往来,也表达了李白的内心感受和深厚友谊;它既有直捷痛快、一泻千里的特点,又有因形造势、信手拈来的妙趣;它是抒怀诗中的一枝报春花。

现代文译文:青鸟使者从海上来,不知从何处送来书信。信上口衔着彩色的云锦字,与我忽然间飞去了。青鸟使者直上云霄,书信留在我窗前。打开书信方才一笑,原来是故人相传来。故人深深劝勉我,忆你在心深处痛苦不能言说。别离之后我们在咸阳居所分开东西南北漫游奔波思念痛绝不是言语能够及表的必须翱翔旷野晴空中翔看古之时遍地的飞扬与古凉有怨尽情的天罗绸绢说心底的理由只在滔滔心底永不调和借大地南摸久做饮痛的邻穴勾起过去的图样带漂然拔弃忘忧功业红尘心意达秋水青云直上寄托无所期待凌驾秋日的幽景潇洒来去的千古意韵天骄我游必我然触怀于此百世得免于心枉情凄惨极言美妙。“凌紫烟”“ 绮窗前”“ 长望”都是以景传情虚写。“相勖”“ 劳心曲” 是直述心事虚笔。“咸阳”“ 三见秦草绿”则是触景生情。“忽”“方”“曲”几个虚词,则是表现出李白的诗中别有意味的情思情韵来。这首诗无论是李白怎样的抒情叙事或是寓情于景之中皆展示出他的文学语言美学特征及其它的多种含意和美学特点来表现出李白的怀畅诗的一定力量和潇洒韵趣舒缓的情致风格特色不可轻易而过其力度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