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哭留守公四章 其三》清钱澄之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清] 钱澄之

《哭留守公四章 其三》原文

仙翁授记有玄机,为说扶公返旧扉。

共信锦衣思结伴,讵知马革是「荣归」! 慈孙收血奔难到,爱子趋庭志已违!传说吴江杨义士,窃携骸骨出重围。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仙翁授记有玄机,为说扶公返旧扉。”这两句是说,钱澄之相信,先师陈仙甫在世时曾预言,钱氏家族将有一位老人家寿终正寝,而这位老人的身后事如何处理,也藏有深意。此句交代了诗人哭守公的缘由之一,即这位老人的身后事处理之玄机。守公这里是指守墓的老父亲。原来守公老人已将辞世,守公老人的身后事如何处理,其中隐含着某种深意或预示,这是钱澄之所要“扶公返旧扉”的原因。

“共信锦衣思结伴,讵知马革是「荣归」!”这两句的意思是:以前大家只是想着锦衣(即贵重华丽的外衣)结伴而行,一路上将吟诗作赋作为人生的最大乐事;谁知转眼之间他们便战死沙场,实现了当年所说的“马革裹尸”的誓言,倒真的是“荣归”了!这一笔借用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诗句感叹古今英灵早逝之意,慨叹自己的好友如同这英灵一样没有见证锦绣前程,早早的离世让人扼腕叹息。

“慈孙收血奔难到,爱子趋庭志已违!”这是承接上一联的悲痛说到的又一哭守公缘由:幼孙们心急如焚去抢收亲祖遗骨时的血流成河使他们到不了目的地,(以为可依赖的人已经在途中遇难);自己也终于见不上公子坟上栽松植桃光大门闾可求恩泽的神灵之一托雷恃扶苏马迁春秋属诗与祖父竟生生异矣节风流沾战!这两句主要在表达一种失怙之痛。上句通过描绘出一幅惨绝人寰的骨血寻亲图,直击读者心灵深处;下句诗人以千钧之笔抒发悲愤,呼唤读者能够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悲伤。

这首诗通过守公老人的身后事来抒发自己痛失好友的悲痛之情。诗人通过“玄机”、“锦衣”、“马革”、“慈孙收血奔难到”等词句表达了友人早逝的悲痛之情。同时通过“扶公返旧扉”、“爱子趋庭志已违”等词句表达了对友人未能实现自己理想的痛惜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表达生动形象,是一首优秀的诗作。

以上就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告诉我。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