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清] 钱澄之
昔过三衢市,狼狈史司理。
为言旴城破,我走太守止。
缟衣者少年,云是太守子。
凶耗传未真,旁皇失坐起。
虽无涕泪悬,意色不忍视!今闻旴人言,捐躯公素矢。
被缚入武昌,还闻骂贼死。
骸骨委江城,亲戚复谁恃! 不知缟衣儿,曾否负归里?
建昌守
昔日路过三衢城,史司理遭遇狼狈事。 说到旴江城被破,我逃走时太守留下来。 身穿白衣服的少年,是太守的儿子。 凶猛的消息还未证实,他惶恐不安坐立难安。 虽然没有眼泪悬垂,但他的脸色不忍心看! 如今听到旴江人的话,他捐躯的事太守向来矢口承认。 绑起来被送去武昌,回城中他还大骂贼人为何逼他到这份儿上以至于要身亡! 现在留下骸骨在城内,无人再敢欺负可怜这个氏族的亲人,会因他又只能由孑然一人在建昌望着敌人蛮横的天空忍受一个人的冷漠 。 还不知道白衣少年是否回到了家乡。
这是诗人对于忠烈之士的敬佩与痛惜之情,而“凶耗传未真,旁皇失坐起”这样描述也让诗人显得非常生动形象。而末尾又提到那少年的亲人留下的骨骸也无人敢认领,其内心之悲痛可想而知。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忠烈之士的敬仰和痛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悲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