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周贺
丛木开风径,过从白昼寒。
舍深原草合,茶疾竹薪干。
夕雨生眠兴,禅心少话端。
频来觉无事,尽日坐相看。
题昼公院
作者:周贺
翠径风初定,山僧到日凉。 半床松叶满,一盏竹萌香。 幽径僧归晚,空庭客到忙。 时时寻旧事,闲话写绳床。
诗人在日凉的三字中,表达了对寂禅师的深深敬意。初定的微风吹动着翠绿的竹林,当这清新的风扑面而来的时候,昼公院落终于迎来了一天当中的清朗。句中的“到日凉”,揭示出一种悠远澄明的心境,蕴含着人生“宁静致远”的生活智慧。在此放怀的当儿,微明入夜院中那些不言语的老松们伴着那微风细竹新茗在静静生长、冒烟、发光,眼前充满了静谧生机之感。微雨在不经意间落下来,原来正在草堂上瞑目打坐的寂禅师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那他在梦中的神情如何呢?想必是很舒畅很愉快的。俗客退去,禅师少话,重又回到清寂的孤寂之中。在久坐无事之时,与寂禅师一起回忆往事,谈禅论道,不觉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
此诗用笔简淡清远,写景如画,笔下有画,不失为一篇禅意盎然之作。全诗围绕“昼公院”来写,“丛木”“竹薪”“空庭”皆院内景象,简洁而勾勒出清幽的轮廓;“茶疾”“客到忙”虽是常理常事,却以常态中看出不寻常;“夜眠”“少话端”“闲话”都是在空寂中找寻些生活的乐趣,苦中作乐便是禅家的态度。在写景、白描之中娓娓道来,不求尖新奇诡,却清新自然。更是在简洁流畅的文字中让人读到了空灵澄明、平淡自然的禅意。全诗体现了诗人的禅悟与智慧。也显示了诗人与僧人的那份默契和谐、祥和闲适。“事事相通非秘密,单言佛道岂全诬”(皎然《诗式》)。简简单单写几句话言几件事并非文人伪饰或故弄玄虚的言语诗书为文载文雅闲事风花雪月难免陈词流俗在这流传至今依然好读的几句里折射出禅机佛理才是真正的雅事闲事也!“人生若念平成佛,除却僧家何处闲”(《五台山赠僧》)。闲适自在才是人生真谛!读此诗也是一种心灵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