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汪莘
眼有神光射霭山,不须更问列仙班。
道人四海都游遍,只有先生一介闲。
这是我根据您给出的诗所作的赏析:
这首诗题为《除日寄黟山周尊师》,作者汪莘以其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透过寄出的这一封新年之诗,抒发了他对好友周尊师的无限崇敬和赞美之情。在诗人眼里,周尊师这一生的成就已不逊于传说中的仙人境界。这实际上是在超越平常对仙人高尚的赞赏。他对这位高隐的名士一生朴质自在,无不钦敬到极点,正所谓无复系心车尘中。虽凡人也依然替他享受山中宰相对列仙之宠羡的快意!并且展现了一种愿跟周尊师朝夕与对的千古感情!其中凝注了他的一切诚挚愿望和热烈向往,抒发得如此慷慨奔放、欢快有力!同时从侧面赞扬了山野清闲生涯,实实在在的活神仙!以物事出之,也就构成汪莘“从古人意识中来”的新观念,鲜明生动、流利畅达、洗尽铅华!整首诗的艺术效果自然、质朴而引人入胜。
如果将这首诗还原到现代的话,我们可能会想象汪莘身在繁华的都市之中,却依然对山中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眼中的山川云雾,仿佛都散发着神秘的光芒,让人为之倾倒。他对于道人的游历四海、闲适自在的生活方式表示出深深的敬仰和羡慕。他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像周尊师一样,远离尘世的喧嚣,享受山野的清静和自在。这种向往和追求,不仅体现了汪莘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性的尊重。
汪莘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超越世俗、追求自由和自然的诗人形象。他的诗歌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和感受宋代文化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