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张弘范
天南地北。何日兵尘息。四海升平归老忆。凤远岐山空碧。衣冠滚滚争春。谁能卧辙攀轮。一剑风云未遂,几回怒发卫巾。
清平乐·天南地北
张弘范
天南地北,何日兵尘息。四海升平归老忆,凤远岐山空碧。 衣冠滚滚争春,谁能卧辙攀轮。一剑风云未遂,几回怒发冲冠。
赏析:这是一首述说战士立功之志的长调。起句“天南地北”,语言质朴而苍劲,概括了四面八方的战争,饱含着人民对早日结束这场战争的渴望。第二句直承上句,指出战争何时才能结束。“何日兵尘息”,诗人以激愤的心情,向苍天疾呼,祈求神灵怜悯,念及早停止战争,让人民过上和平安静的生活。“四海”两句则表明:如今时光飞逝,作者已是白发苍苍、望眼欲穿,“凤远岐山空碧”伤怀之至写尽了人生悲苦和不尽期盼,也许望断天涯已是没有什么指望,也只能从《诗经》中的家乡空碧远方表达一点点内心的痛苦。这里的“岐山”就是周文化的发祥地,张弘范把“岐山”和“碧”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于归乡的渴望。
“衣冠滚滚争春”,诗人用望眼欲穿表达内心的痛苦,而“谁能卧辙攀轮”,则是表达对于朝廷的失望和无奈。因为即便自己日夜兼程,也无人肯出来为自己奔走效劳。
虽然境况如此不堪,但是诗人的战斗豪情并未因此而消失,“一剑风云未遂”,几句呼应开头“一剑”的描写,表明了自己不甘寂寞、渴求用世的内心。“几回怒发卫巾”,把埋藏在心底的愤怒和郁结,倾吐了出来——如果有一天奋然而起,怒发冲冠又有何惧?
这首词苍凉激楚,痛快淋漓地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词人张弘范在抗元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元朝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功勋卓著的他却始终郁郁不得志。这首词就是他报国无门却又不忍放弃抗元斗争的矛盾心理的真实写照。同时这也表达了作为一代武将文士,张弘范对金戈铁马、血雨腥风的战乱生涯及离乱现实的深重痛苦和无限愤慨。最后只能在梦想与怒吼中寻求解脱,聊以自慰了。
译文:天涯海角相隔,哪一天战乱才能平息?四海之内都盼望着天下太平后能回家养老,望着远方的岐山却只能空对青天。官吏们争先恐后地迎接春天的到来,可我却不能像他们一样能回乡。即使我有一剑在手,风云际会之时,也没有机会施展才能了。多少次我愤怒得头发竖起来,紧握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