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西江月·令节无过七夕》宋郭应祥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郭应祥

《西江月·令节无过七夕》原文

令节无过七夕,今年已隔三宵。

奔驰五百里而遥。

行止非人所料。

月入尊罍楚楚,风生襟袖飘飘。

不须抵死殢河桥。

对月临风一笑。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西江月·令节无过七夕

宋代 郭应祥

令节无过七夕,今年已隔三宵。奔驰五百里而遥。行止非人所料。 月入尊罍楚楚,风生襟袖飘飘。不须抵死殢河桥。对月临风一笑。

浅秋时节,又是七夕,原本神圣的节日却因为频繁约会,七夕间隔有三天,遂未觉得欢奇奇遇更加无稀罕之事了。“已隔三宵”,大写数字,乐不过七天嘛。“奔驰”,互换性,不确指,仅点明是出门夜游而已。豪爽旷达之情令人于一哂之余而想到古人的欲界之世。不过七夕即夜初度登对明月则任情把玩之而不觉其累亦足令人赞叹耳!

上片是跳出问题之总结。今夕又是七夕佳期,想必只是简略地提一句就滑过去了。然而,这一句却有深意在焉:今年七夕与往夕不同了。“月入尊罍楚楚”,下片“月”字呼应。“楚楚”,衣之皱褶状,用以形容月光的明丽。“风生襟袖飘飘”,写风度翩翩的潇洒神韵。“行止非人所料”,又作一结,谓今年七夕,行止乖违人意,未尝不与往夕不同也。此意再作一垫衬,即“不须抵死殢河桥”。此一句脱胎于辛词“老来风味减,未免有、新愁旧恨”,谓今年七夕不必如古人为河桥之事弄得那样辛苦。“对月临风一笑”,结果还是一笑解千愁了。这结句语淡情深而意味深长。

从词中描写的情事来看,这似乎又是一段因佳期错肩而失约于七夕的恋情。但究竟是否如此,这首词的含义深藏不露,则又令人可以推测想象。上片“已隔三宵”一句的“三”字是个关键,可借以推知其本意。又古语有“七夕佳期,此夜三载”的说法。这里的“三宵”指的是三天夜晚。因此可推断,作者在七夕的前后时间里少了一个约会。而且这是已经错过去了三天还未相逢!虽然小词往往以其委婉蕴藉的语言可以容纳更大更多的内容(比如唐人歌行),但这三句淡描亦颇为醒目,仿佛连续不断地自我批评、悔愧自责的话语正在透露出原来有过佳期的阻隔之意——原本这是约定的佳期啊!一个男子深深自悔为什么竟会接连错过这么重要的佳期约会!一种久已期待而又屡次错过重逢的情绪熏染着整个下片直至最后的失望与感叹也在其中透露出来:人生事便何常之有?青春情事连绵不已又忽然而去又是人间常态;你便是无可奈何又何必刻意留连?到头来,能将一切看破、一笑置之便算完事。如此想来,此词之佳妙在于结尾两句已包含在上下片的对比之中:即上片愈显愈浓而愈显出其短长不及;下片结尾两句愈显则愈显得出其情致不凡——这一点又是谁也无法勉强天定的;人的千思百虑或淡然以对或郁然以戚都是完全出自人之常情或勿需勉强成色的地方也就在于此。此外,《全芳备祖》另载郭应祥亦有词一首为《西江月·断带松云乱插》和《一落笔草》所载其《蝶恋花·破茧成蛾闲几案》两首小词也颇有风致,亦请一并赏析:“断带松云乱插”“鬓底金蝉先落”等处描画得饶有情趣,一扫稼轩及群山诸公之作的伧气;“年年时霎几重阳”,这几句属对尤其缜密精致可见其实惠操作性……按得宜;艺术描写的依凭基本境界描写的复旧即寄托的人生成就再现便是显然之美赋虽颇有赘议甚至是明目张胆地说错了然批一百说说情也是有文艺改“实际内容美底文艺家文艺论”;好也罢坏也罢这些创作却无妨使人向生活汲取点真善美的好底及到物尽其用尽致底运用性功能这大概就是人生活的最真意义吧?也许这个比喻会令那些固执的理学家们不太满意但是那“中庸”“虚灵”的理论如何能够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