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七月十六夜对月有感》宋徐瑞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徐瑞

《七月十六夜对月有感》原文

神游赤壁水光浮,想见元丰壬戌秋。

甲子四周月长好,更无人续宋风流。

现代文赏析、翻译

原创赏析:

《七月十六夜对月有感》是宋代诗人徐瑞的一首描绘七月十六夜对月有感的诗。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月亮的美丽和宋元丰壬戌秋的回忆,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人在诗中描绘了赤壁的景象,月光在水面上浮动,仿佛是历史的痕迹。诗人通过“想见”一词,将元丰壬戌秋的回忆与现实联系起来,表达了他对那段历史时期深深的怀念和赞美。这其中充满了历史的韵味和对古代的赞美,唤起了读者对那段历史的美好回忆。

接着,“甲子四周月长好”这一句则是诗人的深深感叹,他将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赋予新的寓意。“甲子”通常用于代表古老的时期或回忆,四周则是指历史长河中一年又一年的时间跨度。在这里,诗人运用精妙的词藻表达了永恒的主题:美好的时光总是不停歇的流淌,希望也能永远传承下去。

“更无人续宋风流”这句话中,“更无人”揭示了一个问题:时代已经改变了,再也没有人能续写那段“宋风流”的故事。这种淡淡的忧虑和对历史变迁的哀思令人心酸,但也表现出诗人对古代文化和传统深深敬仰的态度。

在现代文的译文中,诗人在词句中所传递出的深厚历史感、怀旧情怀以及对未来的希望都得以传递和保留。这种丰富情感的传达也体现出诗歌独特的魅力和诗意。

全诗的整体描绘了古时美月,赞扬历史风采与文华的美好流传之意,同时对时光流转、时代变迁所带来的变化有所感怀。这种古今对比的手法,不仅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也激发了读者对未来和历史的思考。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