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邓肃
平生耻为一身谋,枘凿方员两不投。
虮虱但知贪肉食,醯鸡何足语天游。
雪余自闭袁安户,月皎时登王粲楼。
更得吾人诗句好,当知此乐与天侔。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邓肃的这首诗,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态度。他一生耻于为自己谋一己之利,这与他的个性、修养相吻合,因为他秉性刚直,做事总想追求完美。在官场上,虽然身处乱世,他却不屑于追逐权力与富贵。这种理想主义的态度,往往会导致他与现实的矛盾和不协调。诗中的“枘凿方员两不投”,表达了他对自己的处境和理想的自嘲。
颔联借用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他在现实中的困境。“虮虱但知贪肉食”,借用“肉食”来比喻高官厚禄,而“虮虱”则象征着穷困潦倒的小人物。邓肃用“但知”二字,表达了他对那些只顾自己利益而不顾他人的人的鄙视。“醯鸡何足语天游”,用醯鸡比喻自己,表达了自己对尘世的淡漠和对于自由的渴望。这一联运用象征手法和巧妙的比喻,揭示了他内心深处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
颈联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他的境遇和心态。“雪余自闭袁安户”,这句诗借用雪天寒夜人难以外出避寒,象征着自己的困境和苦闷。“月皎时登王粲楼”,王粲在汉末三国时期是个苦闷诗人,“登楼以望天涯”已成为悲愁之辞。月光皎洁的时刻,诗人选择登楼来自我抚慰,体现了他坚毅与决心,只不过这些并不是办法罢了。这一联展现了他面临困境时的不屈精神,和对自然风景的淡淡向往。
最后一联中,“诗句好”一词表明他对于诗歌的热爱和追求。“当知此乐与天侔”,表明他对诗歌的乐趣与自然的天赋相媲美,这表达了他对诗歌的敬仰和对生活的热爱。这一联既是对自己诗歌才华的自谦,也是对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邓肃对人生的态度和理想,也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他的坚定和自爱以及对诗歌的热爱都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展现。诗中的象征和比喻手法更是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让读者在欣赏他的才华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