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邓肃
昌黎论佛骨,南行气亦壮。
卖书请镂玉,却起北归望。
香山最风流,诗酒事夷旷。
那知闻琵琶,泪溅九江浪。
此身苦海中,风波随荡漾。
妄见分南北,无乃眼中障。
嗟我果何人,楚狂本天放。
外物不须论,有身今已长。
斥归水云乡,日醉莲花酿。
茗饮过陆羽,禅悦得文畅。
安此更何求,万里脱毡帐。
死生则置之,北邙岂俱瘴。
使君怜我愚,了无逐客怆。
谓我耕白云,不独齐眉饷。
诗来觅欢处,光芒不可仰。
欲醉桃李春,那忧贝锦谤。
赤脚敢云无,社舞非时尚。
侯门列蛾眉,一见吾其傥。
抛砖此当先,积薪君在上。
更为李与苏,两家按新唱。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邓肃的这首《再次韵谢之》诗,充满了豪情壮志,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世的豁达态度。
首联“昌黎论佛骨,南行气亦壮”,以唐代文学家韩愈议论佛教骨灰的盛行,来暗示宋朝文人的风气与行径,描绘了作者赴南方寻求自由的坚定决心和豪迈气概。这里他不仅把自己的政治生涯看作是对人世自由与平等的一次勇敢的追求,同时也把他所进行的种种艺术活动看作是这种追求的一部分。
颔联“卖书请镂玉,却起北归望”,描绘了邓肃不惜变卖书籍,请求将书稿刻成玉版,并希望早日回到北方去。这一联既表现了邓肃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也表现了他对回归北方的渴望。
颈联“香山最风流,诗酒事夷旷”,引用了白居易与刘禹锡等人的故事,表明邓肃虽然生活困顿,却以诗酒为乐,充满了豪情壮志。这一联体现了邓肃不拘泥于物质生活的享受,而是以诗酒为乐,以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
接下来的一联“此身苦海中,风波随荡漾”,邓肃虽然身处困境,但他仍然坚信自己的追求终将实现,并且不畏风浪。这一联体现了邓肃的坚韧和乐观精神。
尾联“死生则置之,北邙岂俱瘴”,邓肃认为生死问题无需过多考虑,他相信即使死后也会在北邙山安息,无需担忧瘴气之苦。这一联表达了邓肃对生死问题的豁达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豪情壮志和豁达态度,表达了邓肃对自由、平等和人世的理解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邓肃作为一个宋代诗人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