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念奴娇·淮上雪》宋王以宁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王以宁

《念奴娇·淮上雪》原文

天工何意,碎琼珰玉佩,书空千尺。箬笠蓑衫扁舟下,淮口烟林如织。飞观嶙峋,子亭突兀,影浸澄淮碧。纶巾鹤氅,是谁独笑携策。

遥想易水燕山,有人方醉赏,六花如席。云重天低酣歌罢,胆壮乾坤犹窄。射雉归来,铁鳞十万,踏碎千山白。紫箫声断,唤回春满南陌。

现代文赏析、翻译

宋人王以宁所著的《念奴娇·淮上雪》,借用大量意象,描绘了一幅壮美的雪景图。现代文译文如下:

天公究竟有何用意,将碎琼乱玉书写的如天外飞仙般壮美。扁舟下淮口,烟林如织,飞观嶙峋,子亭突兀,影浸澄清的淮水,令人宛若身临其境。穿戴着纶巾和鹤氅,谁在独立携策笑看风雪?

回想起易水、燕山雪花飞舞,有人正在沉醉观赏。六角形雪花如同坐席宽大,再云重天低中唱着歌停下,此时天地间似乎更加广阔。射雉成功归来,铁鳞闪烁,踏碎千山万岭如白。紫箫声断,唤回春意,欢声笑语充满南陌。

此词写雪之壮美,而又不乏人的主控其上。词中描述下雪之景,“飞观嶙峋,子亭突兀,影浸澄淮碧。”这一系列的景象全是下雪之作,它甚至还将雪中的小亭楼映射的如梦如幻,一切尽显得苍凉辽远的诗意。虽然寒冬艰苦卓绝,然而天虽寒冷人心甘之如饴,在雪中寻找到一份生机与活力。词中情景交融,以景衬情,将雪中的诗情画意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首词充满了豪放之情,虽然天气严寒,但人的豪情胜似火。这种精神状态令人钦佩。词中描绘了人与自然抗争的无畏气概,“易水燕山”道出的是纵迹天地的过程,由此让我想起了唐代张博家的诗句,“更深游猎足黄落,关外逍遥半苦辛。” 对于热爱挑战,富有创造性的人们而言无论环境的艰辛都会勇于开拓出来一片崭新的天地来。正如雪一样的耀眼热烈充满诗意的生活理想才是真谛。这是一首意境豪迈宽阔的词作。它描绘了辽阔淮河大雪纷飞的景象以及纵迹天地酣歌而归的形象塑造。通过对冬日的生动描写表现出人与自然争斗中得到生机与活力的豪迈情感,引人深思和遐想。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