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元夕午门观灯应制 其九》明金幼孜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金幼孜

《元夕午门观灯应制 其九》原文

海宇丰年协瑞徵,农歌社舞贺升平。

自惭忝预传柑宴,未有㳙埃答圣明。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应制诗是应皇帝的题旨而写作的诗,是宫廷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明代诗人金幼孜用平实朴素的语言描绘了元宵夜明宫中燃灯赏月的热闹景象,抒发了自己深感皇恩浩荡的内心激动。诗的开篇两句“海宇丰年协瑞徵,农歌社舞贺升平。”描述了万民同乐、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景象。这两句的大意是:海内四海安宁,五谷丰登,歌舞升平,呈现出一派吉祥兴旺的景象。百姓们自发地载歌载舞,欢庆天下太平。金幼孜以田园诗人的身份在这欢歌起舞的场景中深切地感受着社会的繁荣富庶,这不禁使他暗自自责自愧。第三句“自惭忝预传柑宴”,写出了金幼孜的心境。“传柑宴”本是皇帝为表示自己对天下诗人和隐士的爱戴而举行的活动,此次身为礼部尚书也蒙恩被邀,说明受到皇上的信任与器重。但“忝”字表现了金幼孜内心的不安。“自惭”的意思是感到惭愧,为自己的忝为其中一员而汗颜,这便是为天下骚人做陪衬而已,说不上“斯文”或“雅兴”了。在骄傲自豪的情绪支配下,在似乎比较洒脱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种淡淡的哀愁。末句“未有㳙埃答圣明”,是金幼孜自我解嘲之语。意思是自己年岁已高,难以再象青年人一样骑马跨马尽情游玩,所以未能尽情欣赏元宵夜明宫中燃灯赏月的热闹景象。

现代文译文:

《元夕午门观灯应制其九》描述的是元宵节明宫中燃灯赏月的热闹景象。在国泰民安的社会背景下,全国各地五谷丰登,歌舞升平。诗人对此深感自豪,但想到自己年纪已大,无法与青年人一同纵情欢乐,不免感到惭愧。虽然如此,诗人仍然感谢皇上的恩赐与器重。诗人用平实朴素的语言描绘出元宵夜明宫中燃灯赏月的热闹景象,抒发了自己深感皇恩浩荡的内心激动。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繁荣富庶的深深感受。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