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次祭酒胡公移居禁城之西韵 其一》明金幼孜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金幼孜

《次祭酒胡公移居禁城之西韵 其一》原文

编茆为屋竹为门,咫尺严城隔市喧。

五夜珂声花外散,九霄旗影日边屯。

行寻紫陌添诗兴,坐对高槐注酒尊。

自昔市朝多吏隐,不须更羡浣花村。

现代文赏析、翻译

明代诗人金幼孜的这首《次祭酒胡公移居禁城之西韵 其一》描绘了胡公的新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这种隐居生活的向往。

现代文译文:

茅草搭建的屋子,竹子做门,距离繁华的京城不过咫尺之遥,却隔绝了市集的喧嚣。夜里官兵行走的声音像花落的声音一样散开,云霄之上飘扬的旗帜如日边的云屯聚集。每逢四通八达的大道上有新奇的风景激发我的诗兴,坐在高高的槐树下面,酒杯中倒满了美酒。自古以来,市井朝堂上有很多人选择隐居,现在胡公的这种生活,不需要再去羡慕浣花村的人了。

首联“编茆为屋竹为门,咫尺严城隔市喧”描绘了胡公新居的环境,用茅草搭建的屋子,竹子做门,营造出一种朴素而清幽的氛围。虽然距离繁华的京城咫尺之遥,但是却隔绝了市集的喧嚣,体现出诗人对这种隐居生活的向往。

颔联“五夜珂声花外散,九霄旗影日边屯”则通过想象,描绘了夜晚官兵行走的声音像花落的声音一样散开,云霄之上飘扬的旗帜如日边的云屯聚集,进一步表现出胡公生活的隐秘和尊贵。

接下来的两联“行寻紫陌添诗兴,坐对高槐注酒尊”和“自昔市朝多吏隐,不须更羡浣花村。”则是表达了诗人对胡公这种隐居生活的赞赏和向往。他希望自己也能像胡公一样,在四通八达的大道上有新奇的风景激发自己的诗兴,同时也能够坐在高高的槐树下面,酒杯中倒满了美酒,享受这种安静而尊贵的生活。最后,“自昔市朝多吏隐,不须更羡浣花村。”一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胡公选择的这种隐居生活的肯定,他觉得不需要再去羡慕浣花村的人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胡公新居的描绘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赞赏和向往。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