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将至古渝虞宪以三绝同端午节见寄用韵为谢》宋魏了翁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魏了翁

《将至古渝虞宪以三绝同端午节见寄用韵为谢》原文

蓬窗暑雨气低垂,不记龙舟竞渡期。

诗卷打门惊节序,满盘角黍正累累。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赏析现代文译文:

“沿江千家万户似乎沉浸在团圆的喜悦之中,繁盛之地独自枕藉江风寒窗之上。人都在舒适的避暑之家欣赏这份欢娱时,夏初临近端阳之期而逢家家将日渐骚动的意蕴。“此地不会长期远离我吧。这里是生命精神的关键。”压抑的暑气仿佛要把我淹没,我似乎已经忘记了龙舟竞渡的热闹场景。

然而,诗卷的敲门声却惊醒了我对节序的记忆,端午节的角黍粽子正一盘盘堆积着。魏了翁的诗作如同一阵清风,吹散了我心头那份淡淡的忧郁,让我重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首句“蓬窗暑雨气低垂”,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潮湿和闷热,窗外被雨水打湿的蓬草低垂着,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炎热夏季。这句为整首诗定下了凄清的基调,为后文的转折做铺垫。“不记龙舟竞渡期”,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端午节的期待和怀念,但现实却让他不能亲身体验这样的热闹气氛。此刻心中不由得感伤:“此地不会长期远离我吧。”在这淡淡凄楚和向往交织的场景中,饱含了对远离故乡和亲友的遗憾之情。“诗卷打门惊节序”中的“惊”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在孤独寂静中感受到时光匆匆的情感波动,瞬间被屋外急切呼唤着诗人的诗卷所惊醒。诗人从诗卷中找寻慰藉,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满盘角黍正累累”,诗人以端午节的传统食品——角黍来象征生活的美好和团圆的愿望。满盘的角黍堆积如山,象征着节日的热闹和团圆的喜悦。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面对暑气低垂的炎炎夏日和离乡背井的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心情。虽然感伤、寂寞和思念之情涌上心头,但是诗人通过抒发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望,展示了生命的坚韧和力量。最后两句中的“惊”和“累累”成为整首诗中最动人的词眼,体现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起伏跌宕仍然坚定地保持内心的温暖与向往的生活情感。

总之,这首诗展现了一位诗人对于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美好和温暖的渴望与坚守。诗人的细腻描绘与现代散文语言的运用,使整首诗更具生动感和可读性。这种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手法为鉴赏诗词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