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临江仙·上元放灯约束妓前灯火》宋魏了翁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魏了翁

《临江仙·上元放灯约束妓前灯火》原文

怪见江乡文物地,轻豪争逐春妍。银花斜_紫金鞭。千灯浑是泪,一笑不论钱。

今岁遨头穷相眼,繁华不学常年。只余底事索人怜。诗书真气味,农扈老风烟。

现代文赏析、翻译

现代文译文:

怪异的是这个地方人文气息浓厚,人们轻视豪迈的气质去追求春天的美景。银花下斜挂着紫色的马鞭,上元放灯的时候,无数的灯火如同泪珠,尽管如此,大家一笑置之,一点也不在乎。

今年,那些寻欢作乐的人穷极无聊,繁华不再像往年那样。只让人觉得可怜的事只有这一件让人怜悯。只有读书人的气质,农夫的风气还在。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上元节人们放灯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感慨。上元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会放灯、赏灯,热闹非凡。然而,作者却看到了人们轻视豪迈气质、追求虚荣的现象,感到十分无奈和感慨。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读书人和农夫的赞美,认为他们才是社会所需要的真正气质和风气。整首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思想境界。

“怪见江乡文物地,轻豪争逐春妍。”这两句通过描述上元节时人们追逐虚荣的现象,暗示了整个社会风气的败坏。作者以轻蔑的语气嘲笑了人们的虚伪和庸俗,表现出他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愤怒。

“银花斜坠紫金鞭”描写了上元节放灯的场景,灯光摇曳,如星河璀璨,表现了作者的浪漫情怀。

“千灯浑是泪,一笑不论钱。”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放灯的独特见解。他认为灯火如同人们的眼泪一般,只是为了追求金钱和虚荣而存在。而人们一笑置之的态度更是对金钱和虚荣的盲目追求的反映。这两句表现了作者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今岁遨头穷相眼,繁华不学常年。”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对今年上元节的感受。作者认为今年的人们追逐虚荣的方式已经穷尽,不再像往年那样繁华。这暗示了社会风气的日益败坏。

“只余底事索人怜。”这句表达了作者对那些真正值得同情的事情的关注和怜悯。只有读书人的气质和农夫的风气才是社会所需要的真正价值。

“诗书真气味,农扈老风烟。”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读书人和农夫的赞美和敬仰之情。他认为读书人应该保持自己的气质和风范,而农夫则应该保持淳朴的风气和良好的社会风气。这表现了作者对真正价值的追求和对社会正义的关注。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上元节放灯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风气的感慨和批判,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真正价值的追求和对社会正义的关注。整首词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表现了作者的文学功底和思想境界。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