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袁说友
彻底清姿秀可餐,柔枝不怯胆瓶寒。
三星细滴黄金盏,六出分成白玉盘。
是物合陪仙子供,何人遣傍客舟看。
山礬似俗梅偏瘦,别与诗人较二难。
江行得水仙花
袁说友
彻底清姿秀可餐,柔枝不怯胆瓶寒。 三星细滴黄金盏,六出分成白玉盘。 是物合陪仙子供,何人遣傍客舟观。 山矾俗艳何须辨,自是诗人一断难。
这是诗人在江上看见别人带来的水仙花所写的诗。首先赞赏水仙花彻底清新的姿容,是十分可餐的秀丽。并指出它所以柔弱的枝叶能够不惧胆瓶的寒气,是因为花容清瘦露香之故。三言两语就写出水仙花耐寒的特性。作者又把水仙比作三星的黄金酒盏,比作六出白玉盘的雪花,十分形象地写出水仙花色、光、态三者的统一,既有艺术构思,又得逼真神采。因水仙应陪祀于三星旁而称水仙花为仙子供;想象奇特,用笔高妙。于是他又进一步写水仙花与梅、兰、竹并列,这既与上句陪祀三星相呼应,又表现出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末二句是作者对水仙品格的评判,他赞扬水仙花与山矾的高洁本质,是不必去分辨它到底是梅或是别的什么花的。他已被水仙花所倾倒。全诗既表现出水仙花色、光、香三者之秀美,又把花格与人格融为一体,写花也就是写人。
现代文译文:
水仙花的姿态清新典雅,美丽可餐。柔软的枝条不惧胆瓶的寒气,那是因为它散发出清香。倒映三星的光芒滴下水仙的花盏,像是白玉雕成的圆盘。它应该陪伴着仙人供奉,谁会让它陪伴着客人观赏呢?山矾花俗艳而枝偏瘦,别与水仙花比较真是难说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