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和林子长海棠韵》宋袁说友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袁说友

《和林子长海棠韵》原文

去年寒食犹依然,海棠花落南溪前。

风随雨雪作三厄,燕支落尽无人怜。

今年花下去年色,不暖不寒三月天。

花间置酒君有意,我负宿约惭周旋。

年年惜春春易老,春去花残常恨早。

劝君更办一杯春,明朝卷地东风扫。

园溪已涨桃花急,月明夜钓渔舟笠。

君能割我半亭溪,宁叹此锥无地立。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去年寒食犹依然,海棠花落南溪前。”诗人回忆去年寒食节,海棠花在南溪前凋零的情景。“风随雨雪”指元夕那一天风雪大作,把花“厄”住(古人谓多雨的“厄”)然而花朵承受雨雪击打反而更加繁茂。“燕脂落尽无人怜”似想象、实纪实,既补充交代了“今年花下去年色”的优美独特的景况,也衬托出落红无数而新春莅临的欢跃心情。“今年花下去年色”两句妙在虚实结合,与韩愈“江山看处不如归”有异曲同工之妙。实景为:寒食过后便是清明,花色鲜艳可爱。虚景是诗人的幻觉:因为他心情欢畅,他感受到暖意融融、春意盎然。“花间置酒君有意,我负宿约惭周旋。”园溪依然、海棠依旧,但诗人已与朋友有约,可由于自己生性爽记宿约,此番无法与友人重逢而心生愧意。“宿约”是诗人的承诺,“周旋”是诗人对不起友人的表现。“年年惜春春去早”前句带有反扑意识,而后的“劝君更办一杯春”却是一种因爱惜花而怕其落英缤纷的意念。“明朝卷地东风扫”此句一是说东风暴烈,二是说花事消歇,三是喻指人事纷扰,皆令人忧虑。最后两联情景交融,用意多端。

从园溪春涨之景物写到身处风波的现实。若说这一切都使诗人无心观赏的话,那么当夜园中溪上那急切迎风扫水的红英零落又更使诗人惜春怅然。“溪上红英今日急”,上句意为溪上急雨挟带着残红零落,“月明夜钓渔舟立”即:明月高悬,红英独存之时却不便再尽一醉之欢了!两句抒发诗人的惜春、爱春之情,末尾发出不要负约惭悔的嗟叹。如此景象应是因海棠催春所致,充满自伤自叹之意。以上层层引诱富于变化而又委婉熨贴。“此花不与人间同。山涧浅薄江海浊”,其寄情山水的笔墨饱含着高傲任侠、傲世不屈之情,足以引起读者的深思和玩味。

全诗采用倒叙手法。写来曲折有致,仅流溢一种撩人情思。语言浅近,笔致清逸,近似小词。这也许与诗人身处朝政混乱、奸贼当道的南宋时代有关。他以花事起笔,笔锋一转,就陷入仕途的险恶。而今花事已尽,春风又来催促新的开花了。诗人由花及人,又想到惜花伤春的自己和友人。由花事想到人事纷扰,“年年惜春春去早”是诗人的慨叹,“劝君更办一杯春”又给人们留下思索和希望。

译文:

去年寒食节的时候花还在盛开,海棠花在南溪前飘落着凋零。风随着雨雪历经了三厄难,海棠花儿落得已经没有人来怜惜。今年的花儿像是去年颜色的延续,在三月的天里不暖也不寒。想与您酒宴对饮却辜负了我的约定让我感到惭愧。每年都惋惜春天过去春天总是离我而去。春天过去、花儿凋零我总是怨恨它早早的离去。请您再饮一杯酒吧!明天卷地东风将会扫净地上的残花。园溪已经涨满了急切奔腾的桃花水,月光明媚之夜我在渔舟上垂钓。如果您能容许我让半亭溪水留存下来的话,也只不过是担心没地方可以立锥之地罢了!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