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骆宾王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
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
洎乎晚节,秽乱春宫。
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
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
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
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
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
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
呜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
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
奉先帝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
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
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以清妖孽。
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
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
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
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家传汉爵,或地协周亲,或膺重寄于爪牙,或受顾命于宣室。
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
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移檄州郡,咸使知闻。
【原创赏析】
这篇檄文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富文采的讨伐文书之一,展现了诗人非凡的文学才华和政治胆识。全文以排山倒海之势,层层递进,将武氏罪状与讨伐决心熔铸成震撼人心的战斗檄文。
艺术特色上,文章善用典故与比喻。"燕啄皇孙"用赵飞燕典故暗指武后残害皇子,"龙漦帝后"借褒姒故事预示王朝衰败。大量动物意象如"虺蜴为心,豺狼成性"生动刻画武后形象。句式上四六骈俪工整,"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等句对仗精妙,音律铿锵。
思想内涵方面,檄文高举"清妖孽"旗帜,以"气愤风云,志安社稷"表明立场。通过"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的诘问,激发读者对李唐正统的维护之情。结尾"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更是振聋发聩的终极质问。
【现代文译文】
那个僭越称制的武氏,本性并不温顺,出身实在卑微。当初不过是太宗皇帝的才人,借更衣之机获得宠幸。到了晚年,竟秽乱太子宫闱。隐瞒与先帝的私情,暗中谋求后宫的专宠。入宫后嫉妒成性,仗着美貌不肯相让;善于掩袖进谗,用狐媚手段迷惑君主。践踏皇后之位,使我们的君主陷入乱伦之境。加之她心如毒蛇,性同豺狼,亲近奸邪,残害忠良,杀戮姐妹兄弟,弑君毒母。人神共愤,天地难容。还包藏祸心,图谋帝位。将君王的爱子幽禁别宫,对自己的亲信委以重任。可叹!再没有霍光这样的忠臣,朱虚侯这样的义士也已不在。"燕啄皇孙"的谶语,预示汉室将亡;"龙涎帝后"的征兆,可见夏朝将衰。
我李敬业乃大唐旧臣,公侯嫡子。继承先帝基业,蒙受本朝厚恩。如同宋微子触景生悲,确有缘由;似袁君山感慨流泪,岂是无故!因此义愤激荡风云,立志安定社稷。趁着天下失望之际,顺应万民推戴之心,于是高举义旗,誓要清除妖孽。南连百越之地,北达三河之域,铁骑成群,战车相接。海陵粮仓堆积如山,江浦黄旗昭示胜利不远。战马嘶鸣如北风呼啸,剑气直冲使南斗平定。怒吼能使山岳崩塌,叱咤可令风云变色。以此抗敌,何敌不破;以此建功,何功不成!
诸位或世受唐封,或身为皇亲,或肩负重任,或受命辅政。先帝遗言犹在耳畔,忠诚之心岂能忘却?先帝陵土未干,幼主依托何人?若能转祸为福,送别先帝侍奉新君,共立勤王大功,不废先君遗命,所有封赏,指山河为誓。如果留恋孤城,徘徊歧路,坐失良机,必遭严惩。请看今日天下,究竟是谁家之江山!将此檄文传告各州郡,使天下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