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善颂堂》宋袁说友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袁说友

《善颂堂》原文

家法传忠孝,朝英仰正平。

抗词严庙制,勇去乐亲荣。

一室从新扁,群公咏落成。

清风天籁静,斜日雪山横。

养志闵曾重,浮名广受轻。

闻风千载下,凛凛万夫惊。

现代文赏析、翻译

善颂堂

袁说友

家法传忠孝,朝英仰正平。 抗词严庙制,勇去乐亲荣。 一室从新扁,群公咏落成。 天籁无纤响,雪山横斜阳。 功名付豪杰,母命苟能全。 诗人袁说友这首诗是在描述一处名叫“善颂堂”的古建筑以及它的背景故事。我们走进这首诗的背后,便可以感知诗人内心所追寻的价值体系和对生活理想的态度。 首先,“家法传忠孝,朝英仰正平”两句中充满了道德感和对公正无私的推崇。“家法”代表着家族传承的价值观,“忠孝”强调对国家和家族的责任,“朝英”是对朝廷的敬仰和信任,“正平”则是正道与公正的象征。整句诗句在呼吁读者在面对人生抉择时坚守正义之道,以此维护家庭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接下来,“抗词严庙制,勇去乐亲荣”描绘了一种庄重的情境,抗词而出的庙制改革意味着一种勇气和决心的展现。这其中充满了诗人对于古制改革,尤其是庙制的深思熟虑和对家庭荣誉的重视。“勇去乐亲荣”则是说诗人勇敢地去追求家族荣耀和自我价值。 再往下的“一室从新扁,群公咏落成”两句,则是对“善颂堂”新修建筑的赞美和群公对此建筑的赞赏。这里透露出诗人对公共事业的热忱和对诗歌艺术的高度评价。新扁是古建筑的一部分,诗人赞其为“从新扁”,群公也对此赞不绝口,咏叹其落成。这表明了诗人对于新建筑的建设和评价具有很高的水准。 最后,“天籁无纤响,雪山横斜阳”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环境氛围。诗人借用了“天籁”来形容环境之静谧,而“雪山横斜阳”则描绘了夕阳西下时雪山横卧的美景,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这不仅是对环境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宁静的写照。 整首诗中充满了对正义、公正、家庭荣誉、公共事业和艺术价值的赞美和追求。诗人袁说友通过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他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在结尾处,“养志闵曾重,浮名广受轻”两句,诗人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人生理想的坚守。“养志”是指实现自己的志向,“闵曾重”是指闵子骞和曾参的道德风范,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坚守道德和理想人生的坚定信念。同时,“浮名广受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虚名的不屑一顾,强调了追求真正价值和理想的决心。 总的来说,袁说友的《善颂堂》是一首充满着人文精神和道德感召力的诗篇。它通过描绘古建筑、赞美公共事业、表达人生理想等主题,向我们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深刻的人生启示意义。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