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叶信父家听琵琶》宋袁说友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袁说友

《叶信父家听琵琶》原文

娉婷未嫁惜琵琶,借与诗人著意夸。

不数前人推引曲,只矜赵女绮罗花。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叶信父家听琵琶

娉婷未嫁惜琵琶,借与诗人著意夸。 不数前人推引曲,只矜赵女绮罗花。

袁说友的这首听琵琶诗,将一位待字闺中的女子对琵琶的娴熟技艺以及对琵琶的喜爱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也巧妙地以琵琶女自矜其美来表达出一种风流自赏的情绪。

首句“娉婷未嫁惜琵琶”,诗人以娉婷袅娜、娇美怜爱的少女自矜,并由此来推断琵琶女未出嫁时对琵琶音乐的钟爱和娴熟。这一句从字面上看是平铺直叙,但其中却饱含着诗人的匠心。“娉婷”二字,不仅描绘出这位未嫁琵琶女姿容的美好,而且还显示出她心地的纯善。在美好的心灵中弹奏琵琶,更使乐曲增添了动人的色彩。而“未嫁”二字,则照应上文“娉婷”二字,并隐喻其为“待字闺中”,使诗意显得蕴藉有致。

第二句“借与诗人著意夸”,是紧承首句而发的议论,也是对琵琶女情感世界的进一步揭示。在琵琶女未嫁之时,她对琵琶音乐的钟爱和娴熟,正是她生活中最值得骄傲的事。而这一份骄傲和自豪,自然地由她转移给了诗人。这便是“借与诗人著意夸”的意思。这一句中,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对琵琶女情感世界的深切理解,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对琵琶音乐的热爱和赞美。

在揭示了琵琶女对琵琶音乐的情感世界之后,袁诗又在诗句之中显出许多文章。据记载,古曲中有《楚调引》、《蔡中郎引》等,这些都是历史上的名曲。在这首诗中,“不数前人推引曲”,即是说不数(推引)那些古代的乐曲。因为每一位技艺高超的琵琶演奏者都会尽力把所要表达的东西超过前人,琵琶女也不例外。“只矜赵女绮罗花”,诗人只用了一个“只”字,便把琵琶女只与赵飞燕等历史上著名美人相提并论的意思表达了出来。因为据记载,“赵飞燕擅舞《掌中舞》,当时民间有‘曲名赵倚踏’者”云云。这里诗人用“只矜”二字概括了琵琶女由骄傲于自己演奏技艺的高超而产生的对演奏环境的矜重和雅洁心理。“绮罗香”三字也正是这种心理的集中体现。由此可知,袁诗在揭示了琵琶女的情感世界之后,又将诗意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全诗中,诗人并没有以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来对琵琶女进行客观的描述,而是以琵琶女的身份站出来向人们夸耀她的技艺。这种手法既表达出了对琵琶女的赞美之情,也表达出了诗人风流自赏的情绪。这种手法在古代诗歌中并不多见,因此袁说友的这首听琵琶诗就显得十分新颖别致。

以上就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