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晚泊河曲》唐骆宾王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骆宾王

《晚泊河曲》原文

三秋倦行役,千里泛归潮。

通波竹箭水,轻舸木兰桡。

金堤连曲岸,贝阙影浮桥。

水净千年近,星飞五老遥。

叠花开宿浪,浮叶下凉飙。

浦荷疏晚菂,津柳渍寒条。

恓惶劳梗泛,凄断倦蓬飘。

仙槎不可托,河上独长谣。

现代文赏析、翻译

《晚泊河曲》现代文译文:

三秋的旅途已让我疲惫不堪, 千里归程随潮水起伏飘摇。 急流如竹箭般穿行而过, 轻舟配着木兰桨划破波涛。 金色堤岸蜿蜒连接弯曲的河岸, 贝壳装饰的宫阙倒映在浮桥。 澄澈的河水仿佛沉淀了千年时光, 流星划过,五老峰在远方缥缈。 层层浪花如绽放后又凋谢的花朵, 飘零的落叶乘着凉风萧萧。 水边的荷花已稀疏结出晚菂, 渡口的柳枝浸染着寒露条条。 惶恐不安如浮萍随波逐流, 凄凉断肠似倦蓬四处飘摇。 仙人的木筏终究不可依托, 唯在河上独自吟唱这寂寥长谣。

原创赏析:

诗人这首羁旅诗以"倦"字为眼,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漂泊无依的凄凉心境。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前四句写舟行劳顿,中八句绘河畔晚景,末四句抒羁旅愁思。

诗中意象选择极具匠心,"竹箭水"喻水流湍急,"木兰桡"显舟楫精美,金堤贝阙的华丽与浦荷寒柳的萧瑟形成鲜明对比。"水净千年近"与"星飞五老遥"构成时空张力,既写眼前实景,又暗含人生短暂、仙境难求的哲思。叠浪如花、浮叶随风等意象,皆暗喻诗人漂泊命运。

艺术上,诗人善用对仗,"通波"对"轻舸","金堤"对"贝阙",工整中见变化。动词"泛""连""影""飞"等字精准灵动,使静态景物具有流动美感。结尾"仙槎不可托"的转折,将前文积累的倦意升华为对人生归宿的终极叩问,余韵悠长。

这首诗典型体现了初唐诗歌由六朝绮丽向盛唐气象过渡的特点,既有"贝阙""仙槎"的浪漫想象,又有"寒条""倦蓬"的现实写照,在华丽辞藻中蕴含着深沉的生命体验。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