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陶安
荔枝绿后绯还紫,金带围腰事亦常。
天遣名花作奇谶,一门数世盛文章。
现代文译文:
荔枝熟了之后颜色由青绿转为绯红再变为紫色,花色变幻之间,金带围腰的传说也流传开来。天意让这名花作为奇特的谶语,范氏一门数代都因文章而盛名远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范氏文官花盛开的景象,并借花色变幻的奇特预言范氏一门的昌盛不衰。从绿变紫、再变红的独特花卉过程中,透露出生机和富饶之意;门庭子孙从平淡至奇的富饶之因;就如文章屡兴屡冠般千年不改;三代持重护法经受世代多难而不衰的气质浑然显现出来,营造了一种含蓄悠远意境和无限丰富的意指,传达了作者对范氏子孙世代兴旺、气度不凡的赞赏之情。
荔枝又名离枝,离枝尚余甘味,果熟时颜色由青绿变为绯红再变为紫色。用此象征三代以后的状况及命运是诗人的一种借代手法。绯字在此也可释为红,即指荔枝熟时之红。金带围腰的故事见于苏颂《会心偶笔》,谓南唐李氏三世为相者李沆,与幕客同游金陵甘露寺,见僧院后山花木丛中有紫花一丛,甚茂美。李沆赞叹不已,幕客戏说:“他日当有紫衣宰相主此花。”数年后,李沆之子李昉果以宰相主紫花枝出谒,后主李煜戏封以金带并赋诗一首:“水边无数木兰舟,断送行人武亦州;惟有此花偏可喜,年年结子送春流。”后主本是赋诗之人,诗格不高,他所作四句绝句只能供人消遣解闷而已。他无心却预言了范氏的兴旺不已,不能不说是神奇之举了。 荔枝在花木中算不得名贵花草,“天遣名花”云云十分奇特,不仅点出名贵而且含有“国色天香”之意。诗人为此特特拈出“文官”二字来作托衬。文官有如此富贵繁荣的气象,真是奇矣怪矣!
“天遣名花作奇谶”,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一门数世盛文章”,是这首诗的主要内容。“荔枝绿后绯还紫”是预示着范氏子孙后代“紫气东来”,“盛文章”的结果。作者对此是十分满意的。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在封建社会具有普遍意义:文章能兴家立国,文章能使人昌盛不衰。这首诗借物言志寄托深远寓意丰富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此诗咏物言志寓意深远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外还有一种朴素喜庆色彩。荔枝花木是一种吉祥的花木被人誉为天下至宝,名贵花草结子后籽实累累象征着人丁兴旺子孙繁衍生生不息。范氏一门数世文章昌盛子孙繁衍不正是天下人最称心如意的大喜事吗?故此诗中洋溢着一种朴素喜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