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陶安
扶汉如周夙所期,遗孤委托在艰危。
出师二表文犹在,伊傅存心世共知。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陶安的《咏史十五首》是组诗,其中第四首是咏葛亮。陶安以周公自比,歌颂诸葛亮的扶汉精神,对诸葛亮的忠诚品格深表敬意。
首句“扶汉如周夙所期”,诗人把诸葛亮比作周公,认为诸葛亮扶汉有如周公辅佐周成王那样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和期望。陶安生活在一个朝政混乱、危机四起的时代。元顺帝贪图享乐,荒淫无度,各级官吏趁机搜刮,人民苦不堪言。诗人满腔热血,希望有一个清明政治,于是他寄希望于诸葛亮的“扶汉”精神能再现于历史舞台。
次句“遗孤委托在艰危”写诸葛后主的明达,能知人善任,重用诸葛亮等贤能之士,让他们在艰危的环境中竭诚尽力,忠心扶助汉室。
后二句“出师二表文犹在,伊傅存心世共知”,写诸葛亮的忠诚品格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精神赢得了人们的普遍了解和尊敬。诸葛亮的《出师表》是诗中最为人称道的名篇,因为这篇奏章倾注了他毕生的心血,表明了他竭诚尽节匡扶汉室的志向和愿望。陶安认为这篇奏章至今仍然不失为一个楷模,成为后世的典范。伊傅即伊尹和傅说,古代传说他们都有匡扶社稷的忠心。《孟子·万章》说:“伊尹耕于有莘之野”,“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二人都是先王不拘寻常人选而委以重任的贤能之士。后主知人善任,诸葛忠诚尽职的美名世人都知道。这两句既是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元末动荡社会的一个期望和理想追求。
这首诗把诸葛亮与周公相比附,歌颂诸葛亮的扶汉精神、忠诚品格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精神。诗中寄予了诗人一种理想和追求,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现代文译文:
我像周公一样期待着扶助汉室,后主刘禅将重任委托给我,我身处艰危仍不辞劳苦。诸葛亮的忠诚和智慧世人皆知,他留下的《出师表》犹在世间,伊尹的存心也早已为世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