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明] 陶安
都门烟柳去年时,回首文光照岛夷。
半石琢成司寇像,空庠留得侍郎祠。
坐看贾舶分盐利,自笑行囊少俸资。
最是郡城文献地,不妨来往结相知。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诗的首句“都门烟柳去年时”交代了写诗的时令、地点和上一次会面的情景,由去年送别回想如今。点明了时令。一个“烟”字,就使那些柳色朦胧的像笼着一层轻烟,使人读来似乎满目都迷雾蒙蒙的。第二句“回首文光照岛夷”是对黄文敬一生的高度概括。黄文敬是歙县人,以布衣起家,官至侍讲学士,赐进士出身。他出使琉球,威武有加,使该国为之震动。岛夷指我国古代中原统治下的沿海地区,自秦汉开始即以夷攻夷,而对朝鲜、日本诸岛通称为岛夷。“半石琢成司寇像”,“司寇”是指曾任过司空的王安石。“空庠留得侍郎祠”是指韩尚书的事,他因言事谪死,而香火留传于清时。这两句都是借历史人物以突出黄文敬的光辉事迹。“坐看”承上句,说明诗人一直把黄文敬当作后进中的楷模。“自笑”一句写诗人回顾自己的行囊不足半俸之资,寥寥数语,使诗人自嘲自解的神情跃然纸上。
最后两句“最是郡城文献地,不妨来往结相知”,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主人的籍贯。“郡城”即歙县治下的附郭郡城。这一带文化发达,贤达名流遗迹触目皆是,留给他不少难以磨灭的印象。“文献地”即文物之地。诗人说黄文敬是真正的文化人,今后可以常来常往。不必客气拘束。“结相知”三字可谓贴切之至。
全诗既表达了对黄文敬的深情赞颂与惋惜,又表达了对他的无限怀念之情。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译文:
京城门外的柳树正是去年的地方,回忆起来你的文章照耀着边疆异族。
半块石头雕刻成了司寇的雕像,空荡的学堂留存着侍郎的祠。
坐着看贸易的船只分得盐利的利润,自己笑自己的行囊少了一些官俸的钱财。
这里是最具风雅的地方,不妨常常往来结交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