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陶安
水德灵且长,滔滔向东奔。
忽焉成湍激,洪澜撼深坤。
萦盘势洄洑,汹涌声惊喧。
昼涵天日光,暮蒸云雾昏。
斋居在川上,寓目凭幽轩。
顾瞻发深省,因知来有源。
道体谅如斯,妙契邹孟言。
力学当渐进,达此入德门。
溯流穷其本,功勤矢弗谖。
譬彼远入海,万里何惮烦。
观澜斋诗
陶安
水德灵且长,滔滔向东奔。 忽焉成湍激,洪澜撼深坤。 萦盘势洄洑,汹涌声惊喧。 昼涵天日光,暮蒸云雾昏。
居斋在川上,寓目凭幽轩。 瞻望发深省,因知来有源。 道体如斯者,妙契邹孟门。 力学宜渐入,勿惮烦海勤。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者以观澜斋为题,以观水为喻,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治学之道应如观水,要有深切的体会,渐进的工夫,不断努力,不断求进。
首联写水的特性,“灵且长”,指水的品质好,有灵气,而且源远流长。水总是朝着自己的方向奔流不息。颔联写水性之善变,“忽焉成湍激”,转眼之间,水流便变得十分湍急,说明变化很快。“洪澜撼深坤”,巨大的波浪足以撼动深厚的地球。颈联写水势之大,“昼涵天日光,暮蒸云雾昏”,白天可以反射天上的阳光,晚上则蒸腾水汽,使周围充满云雾。尾联是全诗的总结,也是作者观水的感悟,“居斋在川上,寓目凭幽轩。”我在观澜斋居住,经常面对着流水,由此得到很多启发:“瞻望发深省”,仰望可以引发深思;“力学宜渐入”,不断努力学习;“勿惮烦海勤”,不要怕麻烦和辛苦。总之,治学之道要像观水一样,有深切的体会,渐进的工夫;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探索,这样才能到达知识的彼岸。
诗中有大量的水与自然的意象与细节,“滔滔”、“湍激”、“云雾”、“光”、“暮蒸云雾昏”等等这都是我们审美的眼光可以看出的影子.一片云.一波纹.一道曦.夜不寂寞的抚今垂涎人如是诗人可看稀的两三点.这些细节都是诗人对自然细致的观察和感受.他从中提炼出富有审美价值的意象.并把它们组合起来.通过“道体如斯者”这一诗眼贯穿始终.使全诗显得浑成和谐.同时.诗人又把哲理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中.使读者在审美中受到启迪.这就是此诗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不刻意追求华丽词藻.而以平淡质朴的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此诗的韵脚虽是“平平仄仄平”.但并不妨碍它的韵味.我们读来感到的是一种高山流水般的清新美.自然美和哲理美.这也是此诗的艺术特色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