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官舍谩题》明陶安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陶安

《官舍谩题》原文

墨花落纸照兵帷,山色随人到县墀。

官事纷纭谈笑办,民情深隐揣摩知。

竹君笑我食无肉,松子坠衣行有诗。

府帖徵求如雨密,军需田赋不愆期。

现代文赏析、翻译

官舍漫题

墨花落纸照兵帷,山色随人到县墀。

官事纷纭谈笑办,民情深隐揣摩知。

竹君笑我食无肉,松子坠衣行有诗。

府帖征求如雨密,军需田赋不愆期。

赏析:

陶安这首诗作于太平路府治之中,虽是漫题,却抒发了诗人对地方政务的关心及以儒学为本、体恤民生、廉洁自守的高尚情怀,充满着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风貌。墨宝满壁生辉,自然引出诗人对军事的关心。诗人把国家安危、人民休戚与自身息息相关之理寓于生动的艺术形象中。府衙庭院,官舍内外的山景随着县丞而转移,既可比喻诗人时时处处为民着想的高尚情怀,又可反映诗人身处庙堂之高,仍不忘江湖之远的忠君爱国思想。首联在描绘诗人官居环境的清新幽雅中,展示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坦荡的胸怀。

颔联叙写诗人办理政务之闲情。“纷纭”二字,既可说明太平府政事之繁忙,又可显示诗人从容镇定、处事不惊的儒雅风度。对句则写诗人体恤民情、勤政爱民之高贵品质。诗人把儒家的“民为贵”、“与民同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融于一体,自然熨帖,颇具深度。诗人此际虽以民生为念,体恤百姓之情深显词外,但其本人的清廉淳正的人品亦呼之欲出。于是以劝勉自家比肩而座松、竹有愧色的四联融入诗意,恰如湖海生风而游鱼自在;潺潺流水若带诗人青云直上而鼓腹而歌似的。“府帖征求如雨密”,显示出太平府政风清明,应役赋无门的良善乡民是此诗赞美对象,也说明作者有能力履行一个府丞所应有的职责。“笑谈可了”说明上联所述从容镇定、“不惊不怒”者非唯外在风范也乃内心修为,信手拈来谈笑自若与治下太平盛世之气息息相通也。“军需田赋不愆期”亦说明了府内业已深明民本吏治中兴之意趣。“竹君”道出竹君(箨龙)与米粒(玉糁)相偕的奇妙关系(它乃指笋也),反其“彼岸花为极品”之常识指向权不附和世人强说愁意的吟哦竹节高与风流饭间穿插于中,亦显得俏皮可爱。

此诗以墨宝照兵帷起笔,以府帖无苛政、军需田赋如期而收束,中间两联描绘闲适与繁忙两番境界,其中又穿插几则笑谈,整首诗结构浑然一体,颇具匠心。语言平易近人而又韵味深长。尤其是颔联与颈联中运用了大量有关儒学的典故、成语和比喻手法,既显示了作者儒学功底之深厚,也说明作者在为官从政之时始终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之原因所在。

译文:

墨香浸染的诗稿满壁生辉映照着军府衙门,

山色秀美随着县丞而转移映现在庭院台阶。

纷繁的政务再多我也谈笑之间办理完毕,

百姓的心思深隐在语言中让我揣摩已知。

竹子笑我食肉太少不够营养丰富,

松子掉在衣服上我却有诗情生出。

府里征取东西如同雨水般稠密,

应付军需和赋税从不超过期限。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