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宋琬
弘农太守,挽羲轮三舍,乃心王室。
龟策如神撩虿尾,臣命尽于今日。
气作长虹,魂归华表,骨葬金鳌脊。
冯夷舞罢,数声欸乃渔笛。
安得温峤怀中,通天犀借我,下窥龙国。
江左夷吾今在否,石马沉埋荆棘。
铁瓮旌旗,金山钟磬,阅尽兴亡迹。
中泠满酌,一帆高挂遥碧。
念奴娇·郭璞墓
宋琬
弘农太守,挽羲轮三舍,乃心王室。龟策如神撩虿尾,臣命尽于今日。 气作长虹,魂归华表,骨葬金鳌脊。冯夷舞罢,数声欸乃渔笛。
安得温峤通天犀,怀中借我,下窥龙国。江左夷吾今在否,石马沉埋荆棘。 玉树歌声,后庭花艳,千古英雄迹。中泠泉畔,一襟长啸清吹。
这首词的上片开头便以“弘农太守”领起,说这位郭璞,乃是倾心王室,忠贞不二的有志之士。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他不曾想“龟策如神撩虿尾”,突然厄运临头,偏就在今天。“龟策”二句是当时迷信思想作为命运的象征,用以表明郭璞死得很奇特。宋代杨简在《慈湖诗传》中引证经典和前辈说曰:“楚成王子少姜云:圣人祸灾之征也。以其贼国之妖孽。”祸灾固然是妖孽造成,而直接致祸的原因是郭璞为王莽主持的种种工程操劳成疾,这就形成“气作长虹,魂归华表”的转折。不须多叙交错矛盾的各种争斗情形,也没有郭璞累遭惨苦、无法逃遁的诉说。简略得不能再简略的语言已经准确地表现出诗人心中充满了悲哀、惋惜、同情的气氛和情调。这一篇的“龟策”、“长虹”、“华表”几句并没有一语双关的写法,但“骨葬金鳌脊”却是指墓地而言。“金鳌”是传说中海上的神山之一,墓葬在山上是很高贵的。郭璞主持的工程很多,耗费了大量钱财,他死后亲友们无力殡葬,竟至“骨葬金鳌脊”这样的凄惨情形在当时是常见的,并不引起人们的同情和感慨是不会有的。“冯夷舞罢”,说的是江神已经召集齐全,郭璞是水仙的化身,死后也要归入浩渺的江湖。因此他的灵魂化为仙鹤回到华表上已是枉费心机了。“数声欸乃渔笛。”也是词人想象中郭璞魂归大海时所见情景。“欸乃”是摇橹声伴和着号子声,“渔笛”是渔夫吹奏的笛子。郭璞死后亲友们无法为他举行风光的葬礼,他也不愿看到自己亲如手足的诸弟侄们争权夺利而落得家破人亡。“安得”二句紧承前意,表示对郭璞的怀念和对自身处境的悲叹。“江左夷吾”指的是西汉时的范丹。他很有贤才,曾为人佣书得钱以供养其母,但生性朴素悭吝,“不肯为产”。而宋琬有自称“求仲子”,并在诗文中自称“平山长”者也。“石马沉埋荆棘”,含意深厚而含蓄地指“身后萧条”有愧于范丹的不是事甚于万千倍。在这样的处境中不忘朋友知己之思也不算过分。此时友人远戍边塞的经历与贫病潦倒的处境与当初风流倜傥、名重朝野时的风采恰成鲜明的对比。“铁瓮”指镇江。“金山钟磬”句是设想好友聚谈游赏时的欢乐场面。此情此景都随着时光的流逝成为不可追回的往事,“阅尽兴亡迹”。“中泠满酌”是说金陵名胜沙洲坝上中泠泉边的雅游胜景,“一帆高挂遥碧”是指友人戍守边塞而挂帆待发的归航风顺的自然景色。而此地也是亲友间怀人而悼亡、欢聚或话别的去处。收尾隽永传神。“中泠泉”名酒已见前引诗“为我倾中泠”。又苏轼有《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诗人在这时心情较为淡泊闲淡故借以结笔酬友。“念奴娇”词调最重结尾处回旋往复余音袅袅之致,读来声情并茂令人思绪绵绵不尽涵咏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