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寄柳秘校》宋叶适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叶适

《寄柳秘校》原文

颇聋早谢葛亮辟,少吃善著杨雄书。

篱风索索苦瓠晚,山雨重重甘菊疎。

今人相轻多匿笑,古人自许堪同调。

咀芹嚼藻泮有宫,先生手提终化龙。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颇聋早谢葛亮辟,少吃善著杨雄书。”叶适一生以文为业,恃才自傲,落落寡合,对功名不甚介意。对于自己早年错过机遇颇为遗憾,在诗句中表现出对“葛亮辟”的羡慕,对自己的怀才不遇,颇有牢骚。“少”并非减少之意,而是年轻时。“苦瓠”、“甘菊”都是比喻自己内外俱美,品质卓绝,有如晚熟的瓠,疏落的菊花,未得到应有的表现和重视。这两句写得含蓄委婉。

“篱风索索苦瓠晚,山雨重重甘菊疎”,他笔下的山村景物在细风吹雨中萧索冷清的气氛跃然纸上。身世之感怅惋深致。以此表达他对朋友怀抱及自家怀才未遇之悲苦。“苦瓠”句紧承上意,表明叶适所持的观点。说自己遭际如何如何的不佳。“山雨”句一笔推开。“重”、“疏”是此诗炼句之功。清词健笔,有用而迭出之妙。“甘菊疎”一作“甘菊疎疏”。古人隐居山野时常种“菊”。宋贤邵雍(安道)有《安乐窝中吟》说:“安乐窝中乐事,一壶酒、一枝菊。”所以叶适以“菊”自喻。

“今人相轻多匿笑”,是诗人对当时世风的慨叹。“古人自许堪同调”,则表现了古人对自己的期望与鼓励。这两句对仗工整,表现了诗人的才情与笔力。

“咀芹嚼藻泮有宫”,叶适曾以《四书集解》名世。《四书集解》详注经史百家之文,阐发朱熹的学说。“咀芹嚼藻”即指此。“泮有宫”用《礼记·礼运》:“成王之庙(泮宫)”的典故。意谓自己所学经世治国之学,可以引导君王、辅弼帝王。“先生手提终化龙”,表现了他的自信与抱负。

全诗用典贴切,比喻新奇,语言清健,对仗工整。在叶适诗集中属上乘之作。

至于现代文译文如下:早年听力衰退错过了诸葛亮举荐的机会,却擅长撰写杨雄般有分量的文章。篱笆间的风声像是苦瓠的摇动声,山雨重重而来,却让那甘菊显得稀疏而美好。现在的人互相轻视而常常藏着笑容,古人自许却可以与我同调。品味芹菜咀嚼藻这类经典可以化为龙。先生一直用手提着这些经典去引导君王最终会化成龙。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