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李百药
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
颓墉寒雀集,荒堞晚乌惊。
萧森灌木上,迢递孤烟生。
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清。
秋风转摇落,此志安可平!
古诗之美,不可轻易忽视那些略带古风的事物——正如唐诗李百药之《秋晚登古城》。诗中,诗人登临古城,暮色四合,落日余晖映照下,古城显得更加苍茫。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古城之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
首联“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诗人站在古城之上,看着落日渐渐沉下,心中不免怅然若失。这不仅是对自然之景的描绘,更是诗人心境的投射。“征途远”并非仅指空间的远,更多的是诗人在宦海浮沉中的一种飘摇和疲惫之感;“怅然临古城”则是诗人在远离尘世的地方却无法逃脱思绪万千的情感抒发。
颔联“颓墉寒雀集,荒堞晚乌惊”,画面转换至古城的残垣断壁之上,几株寒雀因空城的凄清而集结,晚乌惊飞于荒凉的城墙上,似在警示着这里的过往和即将来临的变化。这里的描绘并非纯客观的描写,更多的是诗人借景抒情的表现,既有对昔日繁荣的追忆,又有对现世萧索的无奈和忧虑。
在尾联“秋风转摇落,此志安可平!”诗人抒发了内心的无奈和对时光的抗争之情。秋风无情地吹过大地,草木凋零,然而诗人内心的壮志并未随着秋风的摇落而消散。他仍然怀揣着那份坚韧的志向,不甘于平庸的生活。
在全诗中,诗人通过对古城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他以诗人的敏锐和深情,捕捉到了那些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细节,并将其转化为情感的载体。通过诗中的景象,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这种艺术手法,不仅赋予了诗歌深厚的内涵,也使它成为了千古流传的名篇。
最后,“此志安可平!”一句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这是一种不甘平凡、不愿屈服的决心和勇气。即使面对现实的困厄和无奈,诗人也从未放弃过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这不仅让人想起那个伟大而动荡的时代,也让人感受到诗歌中所蕴含的力量和永恒的价值。这首诗在吟咏秋色、感叹世事之余,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和挑战,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同时,“颓墉寒雀集,荒堞晚乌惊”这两句诗句在细节上的描写非常传神生动。墉(土墙)与雀、堞(城墙上的齿形矮墙)与乌这两组意象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和艺术表现力的高超。
总的来说,《秋晚登古城》这首诗以古城的景色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理想的坚守。它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深刻的人生启示。这首诗值得我们反复品读和思考,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