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李洪
江南山尽处,开辟如石门。
下有琴筑声,哀湍激箭奔。
残雪护峰顶,篁竹如四垣。
老翁仅百岁,曝背抱儿孙。
问之不我应,嗒然而忘言。
疑尔秦人徒,此类桃花源。
寒日欲西颓,不容驻短辕。
驱车下山去,逼耳闻清猿。
回顾但烟霭,路绝无攀援。
他年傥再逢,共醉老瓦盆。
过分水岭
宋代·李洪
江南山尽处,开辟如石门。 下有琴筑声,哀湍激箭奔。 残雪护峰顶,篁竹如四垣。 问翁何年住,但云百岁孙。 生长几千年,亦云乐太古。
暮归愿诸生,稽古益心计。 诵诗度山水,庶几古人心。 我车已下山,孤猿忽长啸。 迟留待月上,世路多险峭。
初识过分水岭,峭壁崭岩接天宇。疑是古代秦人迁徙来,或是开辟之祖遗留之迹。山中古屋依稀,有一百岁老翁携幼子孙皆抱孙,清谈无束。但觉如此清幽之所生居住,“犹有桃花源中事”。匆匆辞去之时,身在世外桃源耳闻山涧溪水声声猿鸣悠扬,“胜却画中画”。分水岭为山中交通之要地,行至此皆要停车驻足,“亦有同路人”。
因上陡水绝壁而上之时天色将暮已然西颓月亮欲升听闻不绝于耳猿啼之时才发现一路之上峰高雾锁下乃深渊碧嶂攒簇吟诗人不得通行时高处而呼罢前行但是并不实际如此不气馁或许能碰到刚才那位老人到时候与众人把酒言欢笑畅开怀之处也。此诗以景始以景终,景中有人事中有事,事中有深意景中藏古韵。此诗之妙也在于移步换景之变化之中景致之变也反映出诗人心情变化也。此诗之艺术魅力也在于此也。
译文:
江南的山尽头,像一道石门般被开辟出来, 石门下传来如琴和筑的声音,清脆湍急的水流声如箭一般飞奔而来。 山峰的顶端还残留有积雪,仿佛在守护着山峰,周围的竹林和竹子就像四面的屏障一样。 我问老翁在这里住了多久,他只是笑笑说百岁还有他的孙子在陪着。 在这里生长了几千年也说这里很快乐像是上古的时候。 傍晚的时候回去看望自己的学生,希望能从他们这里学到更多的知识。 一边登山一边诵读诗词一边赏玩山水一边思考人生的时候发现这样古人的想法也不过如此罢了。 我的车子已经下山了,忽然听到了长啸的猿声感觉非常凄凉像是回到了过去一样。 于是留下来等着月亮升起来但是在世间的路上还是有很多的危险需要继续前行等待着明早吧!
最后的独行猿声让人体会到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以及对险峻仕途的无奈叹息不得不放弃退居乡野归隐山林但是还依依不舍的不禁迟迟留恋驻足观赏这里的风景的时候明月已升又到了别离之时他一天的经历也在独行猿的哀啸声中结束了萦绕心头不舍离开但也只能随缘而行渐行渐远再见无期再和众人一醉方休把今日的短暂相处铭记在心把酒言欢吧!
这是一首具有高超的艺术魅力的诗作无论是在情景交融方面还是在移步换景的变化之中都展现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以及丰富细腻的情感变化同时也表达出了诗人对世外桃源般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对险峻仕途的无奈叹息不得不放弃退居乡野归隐山林但是还依依不舍的不禁迟迟留恋驻足观赏这里的风景的时候明月已升又到了别离之时的心情变化等许多深刻主题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