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泛舟之龙坞》宋李洪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李洪

《泛舟之龙坞》原文

苕花如雪忽秋残,翠花溪头几曲山。

心逐浮云朝独出,家临清霅暮能还。

世情大似醉翁醉,景物偏偷閒客閒。

早晚诛茆继三径,招呼明月弄潺湲。

现代文赏析、翻译

下面是我根据要求写的一篇赏析,希望您能喜欢:

此诗一出,立觉词雅句秀,耐人品嚼。诗的前四句刻画了一幅以溪水为纽带的“龙坞图”。诗人兴致勃勃地从苕花摇荡的岸边泛舟而去,不料,那飞絮般的苕花为秋色所伤,繁蕊坍坠。龙坞四周山岭深密,“翠花溪”穿行其间,绕过几个弯儿。当船随水转时,眼前不断展出新境,心情也不断为之欢欣,这正如北宋山水画家创作泼墨山水画前,必凝神屏气地揣摸它的要旨。那样诗人的诗情是相当饱满的,同时也充满了希望和欣慰。他准备尽情享受这段舟行,“心逐浮云朝独出”一句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他的心境。这浮云般的畅游真使诗人快慰无比,因此他说自己常常独个儿清晨乘船外出,家就在清霅溪旁,暮霭中他还得回到溪畔的茅屋去。“世情大似醉翁醉”,一联一反,一转,一跌,又一扬,表面上是自我解嘲,骨子里却饱含着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

结尾处诗人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不尽向往,也许这种生活还能偷来一些景物呢!但何时才能像陶渊明那样“诛茆继三径”,在清流潺湲中高朋满座、曲觞流水呢?这一问是十分深沉的。末句以景结情,更见风韵。唤明月,弄潺湲,一为呼点,一为逗点。呼点者,是诗人邀明月以相照也;逗点者,“潺湲”之水有声,诗人闻其声而兴思无穷也。

全诗笔调轻灵洒脱,语言清丽自然。诗人以苕花喻雪,可见其生性浪漫、爱美爱自然之本色。此诗从苕花渐萎落写起,写到浮云自由飘荡、闲客心情悠闲、隐居环境幽美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浑如梦境,令读此诗者如置身舟中,观赏美景。想那品评风雅、谈论古今之余的诗人。一手拂髯,一手执杯而引满泻之,真个是快慰无比呢!那么这里的诗也就如美酒般愈品愈有味了。由此可见作者用笔妙于从生活中拈出乐一雅致而饶有情趣的事物组接起来,“举重若轻”,读之丝毫不见累赘。这一点正是不容易做到的。须有非凡的艺术才力才写得出这般佳构来。可见李白所谓“才子天也骄李洪”也绝非虚语也!“清风洒然,凌云超世”这八字确是道出了李洪的个性的。

译文:

苕花如雪纷飞秋意已深,溪头曲曲青山一片翠色。心随浮云飘散独自出游,家临清霅溪畔暮时回归。世事人情仿佛醉翁之意,美好景色偏又偷闲如此人生。早日归去垦地种竹延三径,邀约明月把玩溪水任潺潺。

如果想要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推荐亲自去了解一下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和写作背景哦~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