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宋詹玉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詹玉

《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原文

泛孤艇、东皋过偏。尚记当日,绿阴门掩。屐齿莓阶,酒痕罗袖事何限。欲寻前迹,空惆怅、成秋苑。自约赏花人,别後总、风流云散。

水远。怎知流水外,却是乱山尤远。天涯梦短。想忘了、绮疏雕槛。望不尽、苒苒斜阳,抚乔木、年华将晚。但数点红英,犹识西园凄婉。

现代文赏析、翻译

现代文译文:

我独自一人在东边岸边的小船上漫无目的地游荡,偶然经过中庵故园,不禁想起往日情景,那时的园中绿树成荫,好不茂密,只可惜好景不再。想想那时候我常常带着木屐爬山涉水,沿路的野莓凋叶常把我的布衣磨得满褶堆尘。这是我来这儿的主要景观。转眼间都是流水过花什么都没有了。到这里寻找往年乐事的痕迹,而送别的莺啭红楼,却只能让我感到惆怅,眼前只见一片凄凉的秋景。我曾约中庵一同赏花,自别后却是风流云散,互不相知了。

流水悠悠,哪里知道流水之外,远处的乱山更远。我的梦也特别短。想来中庵已忘却那西园的情景。我站在夕阳下依依不舍地望着他,而流水远去,乱山重重叠叠连绵不断。只有几点残英在夕阳中闪着凄婉的光,或许还能使人想象到当时的情景。

赏析:

此词重游故地而感昔怀今,抒发了词人深深的物是人非的感慨。中庵故园虽在,然旧事故人已矣,现在所见只有流水、青山、短梦、斜阳而已。于是当自己重游时睹物思人,“感年华之将晚”“望乔木而心凄怆”。这等感受,确非“清狂自是高阳徒”者所能体验。詹玉为人“放达风流”,故吟咏间颇有兴会可赏。词中虽伤离吊古、叹光阴易逝,感情并无怨尤悲苦之迹。追怀往事而必写乱山外长江东去,看似断虹杳霭的移入之作;字面上早不在意的景物锤字泼墨,“取径甚工”,它的神韵气势和象征性即来源于人生的深沉感喟。词以“泛孤艇、东皋过偏”起笔,一“泛”字境界全出;东皋过偏”更见悠然自得之概。“尚记当日”四句,“记”字好,“旧人不在”更进一层,“空惆怅”上更是荡开一笔。如今既寻不见旧人旧迹,旧时莺啼花谢的春事场景也了无痕迹,怅然之中又加“成秋苑”三字,则更觉空茫凄迷。“自约赏花人”二句折回眼前,从表层的怀旧上拉回现实,层次上又开一叠。“总风流云散”,“花团锦簇”、“胜友如云”云散烟消后之形,“水远”一句进一步水阔山遥,收尽千里光阴逝去之感。“想忘了”二句极有韵味。“想”,正是此时作者的心语:中庵已忘却那西园的情景了吗?“想绮疏雕槛,几人能忆”,笔触细腻工丽,感情深挚缠绵。“望不尽”三字收住全词,惆怅无极而又不忍重忆。夕阳虽好终要西下,往事如烟不可寻。

詹玉词不多见,他的这一首寄情词作笔力峭拔,运笔无痕,又深藏大笔意而不见痕迹。虚处传神,暗里传情;风致清远,绝非一般词家可比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