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次张举韵题皖山金氏绣野亭》元萨都剌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元] 萨都剌

《次张举韵题皖山金氏绣野亭》原文

南冠犹有旧风流,说看舒州处处幽。

最喜园林动花竹,不妨城郭带林丘。

一樽浊酒青山暮,三径晚香黄菊秋。

未识孤高金处士,杖藜应许约同游。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按照要求为您生成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萨都剌的《次张举韵题皖山金氏绣野亭》一诗,尽管平淡如水,但却充满了一种让人心灵得以洗礼的力量。这便是诗中的深意和情感的力量,构成了萨都剌诗中独有的美学特色。

萨都剌是一个深深沉浸于历史风流之中的诗人,即使被囚禁,也依旧保留着旧日的风流潇洒。这便是我所谓“南冠犹有旧风流”。他用这句话描述了他眼前的景象——在舒州的大地上,到处都充满着宁静的景色,也融入了他的风韵与感慨。这里的一切都在暗示,即便是处境困苦,也应该拥有追求美的权力,并且不必为此感到羞耻。这是诗中想要表达的一个重要思想。

描绘舒州的时候,他用的形容词“幽”,极其巧妙地点出了其中的清新脱俗之意。“最喜园林动花竹”,说的是园林里婆娑的柳枝在轻轻的春风中舞动,雨后的春笋被翠竹微微滴打的样子惹人喜欢,透过那犹如明珠一般的“金粒”,亭中传出了雨点声滴落的欢乐和谐声音。“动”与“滴”,准确表达出了风吹动时柳枝的轻盈和雨滴落在竹叶上的清脆。这些描绘,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在“一樽浊酒青山暮”这句中,他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青山下举杯畅饮的场景,表达了友情的深厚和生活的惬意。而“三径晚香黄菊秋”,则是对秋天的描绘,菊花在晚风中摇曳生姿,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

最后,“未识孤高金处士,杖藜应许约同游”,这两句诗是对金氏绣野亭主人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人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和金处士一起游历山水,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简洁明了,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现代译文如下:

在舒州的大地上,到处都充满了幽静的美景,尤其是那园林里的花竹更是引人入胜。虽然生活困苦,但我们依然欢喜。我们在青山下举杯畅饮,享受着友情的温暖和生活的惬意。在秋天的晚风中,菊花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期待有一天能够和金处士一起游历山水,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这就是萨都剌的《次张举韵题皖山金氏绣野亭》所传达的信息。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