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赠钦师》元萨都剌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元] 萨都剌

《赠钦师》原文

随缘驻瓶锡,顶雪已差差。

莫道禅非学,心空不废诗。

现代文赏析、翻译

赠钦师

元·萨都剌

随缘驻瓶锡,顶雪已差差。 莫道禅非学,心空不废诗。

瓶锡:行脚僧随身携带的锡杖,插于瓶中,故名瓶锡。锡杖又称锡杖、禅杖、木杖等,用以挑担。瓶中装有水,行走时可取饮。瓶锡既可作为行脚和尚的代称,亦指普通僧人,表达了对钦师的赞誉之情。

首句写钦师任劳任怨、随意安乐的生活,流露出作者羡慕之情。“瓶锡”常指僧人,“驻”谓停留、留下。“随缘”指因缘,这里用作寻常,说的是在世事生活中“随缘”。普通行脚僧人尚且如此,钦师这位住持生涯的僧人当然更会在世间法中生活了。第二句写钦师修行所得,雪白的发髻与常人无异,显得十分庄严。这句应前“随缘”,用修行的功夫说明钦师修行之深。

“莫道禅非学”句承上文,用反诘的语气劝勉钦师和读者不要以为做和尚只管自家修行,其他一切统统不用关心;应当知道世上绝无与世隔绝之事,一切修行就在世间法中求得。若能在世间法中修行圆满,出世间法也就完成了。这正是佛家教化的作用。在末句“心空不废诗”中,“心空”是对“学”而言,指善于在修行中读书写作。用比兴的手法劝慰钦师及其同道,诗并非作得很多才叫诗人,生活中会写点诗调剂生活,也是一种生活的情趣和艺术享受。这一层意思是结束前文而又深一层的意思,所以结语说:“不废”,即在生活艺术中不会失去诗兴,也就是心的境地广远通透如空如来。“空”又和前面的“随缘”“学”“诗”联系起来,是颂赞钦师的文辞。

在这首赠诗中,萨都剌虽从行迹方面写“瓶锡”,重点写钦师的修为,通过对钦师的赞扬,在提倡一种淡泊清静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指出:一切修行就在世间法中求得,作诗即是一种生活的情趣和艺术享受。这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萨都剌一生爱吟诗作画,他的诗画作品大都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